小学高段学生习作能力研究

来源 :宁夏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angyubo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能力是现代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做记录、写计划、做文字说明等都离不开写作。小学生练习写作的阶段普遍被称为习作。时代的发展对小学生习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高段是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初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是初中和小学衔接的关键一环。然而,小学生习作能力水平不容乐观。为积极应对学生习作能力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特开展小学高段学生习作能力研究,以期对此阶段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起到帮助作用。习作能力是指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选材能力、组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6个分项能力。为深入探析小学高段学生习作能力的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构建小学高段学生习作能力测评表,测评表题目类型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两种,从审题能力、立意能力、选材能力、组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六个方面设置21道题目。通过测评,发现小学高段学生习作能力整体欠佳、分项习作能力水平不均衡,部分学生存在审题不精准、立意平庸、选材储备不丰富、语言表达薄弱、习作修改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小学高段学生习作能力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探寻影响小学高段学生习作能力的因素。教师层面的因素有:习作教学多抽象少具象、审题方法指导缺失、创新思维训练缺乏、缺乏书本知识拓展、缺乏书面语言训练指导、修改方法指导不当等。学生层面的因素有:审题习惯不良、立意缺乏作前构思、观察积累不足、抽象思维发展不完善、过度依赖范文模板、自身语言学习特征限制、缺乏习作鉴赏能力等。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从师生双边出发,提出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优化习作方法、创新习作思维、强化习作训练、丰富生活阅历、净化语言环境、提升习作鉴赏水平等策略,以期提升小学高段学生的习作能力。
其他文献
绘画形式语言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文中笔者结合一些经典绘画作品,将其中的典型形式抽离出来再进行整合,从构图、造型、色彩、肌理材料这几个方向来研究深层次情感表达和绘画形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来分析,以对于今后自身的创作起到推进作用。
让语文课堂提问更有实效,就要讲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即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来感染学生,同时在启发、引导、吸引、鼓励学生方面着力。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
知名校长李希贵曾经讲过一个自己教育失败的例子: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我校一个学生的外公从台湾回来,送给她一块手表。她每天戴着这块漂亮的手表上学,同学们都十分羡慕。可是,有一天,她的手表忽然不翼而飞!这还了得,要知道,手表在上世纪80年代是十分贵重的财物。学校让我负责查处此事,我立刻展开了调查工作。最后,大家把目标锁定在丢表学生的一个舍友身上。可是,这位舍友却死活不承认。  我就和其他老师一起,
当代著名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林砺儒(1889-1977),广东省信宜县人。早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广东高州高郡中学堂,随后顺利通过考试,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堂公费留学。他潜心研究
记忆,它代表着人过去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身体体验的心理印象的叠加。记忆能主动地过滤复杂的情节,从而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心理因素来构建和润饰头脑中的画面。记忆的选择性与模糊性让人们发现大脑储存画面的方式与摄影镜头所拍摄的精密图像产生矛盾,对于记忆的捕捉和描绘成为了艺术家们的表达诉求。相比摄影快速成像的特性,绘画缓慢的制作过程却突显了在记忆描述上的优势。记忆本身也是一种身体体验与视觉图像的积累方式,会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