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合应用露头、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及生产动态资料,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油藏开发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在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及精细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开展不同沉积相类型储集体构型解剖及流动单元分析研究,阐述了不同沉积相类型储层构型对流动单元的控制作用,并总结其流动单元分布规律,建立了确定性储层构型模型和储层构型约束的流动单元随机模型,为油田注水开发及方案调整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提出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储集体构型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丰富了油藏储层研究的理论。考虑不同开发阶段对储集体研究的要求,提出了适用于各类储集体构型划分的新方案,即按单井、剖面和平面三个方面将储集体构型分为7级、每个级别各分为9类、20种。同时,探索了应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有效识别储集体构型界面和构型体单元的方法,通过将变窗长多次处理的地层倾角资料与储集体构型层次相结合,提高了地下构型研究的精度,使非取心井中的构型研究尺度精细到纹层组或层理级别,弥补了岩心资料少的不足。
开展了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河砂岩滨岸相储集体和黄骅坳陷王官屯地区枣V油组扇三角洲相储集体的构型与流动单元关系研究。将层次构型分析与流动单元研究有机结合,分析了储层构型对流动单元的控制作用。在详细解剖滨岸储集体和扇三角洲储集体构型的基础上,以构型界面为约束,采用嵌入构型单元的方法建立了构型三维地质模型以及构型约束条件下的流动单元三维模型。
系统总结了储集体构型与流动单元的关系,指出了储集体构型界面控制着流动单元的边界,形成了流动单元的渗流屏障,储集体构型单元的类型差异决定其自身的岩石物理性质及渗流特征,控制着流动单元的类型,储集体构型样式影响了流动单元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组合关系。
将油藏数值模拟、光刻微观仿真模型与储集体的构型类型和级别相结合,探讨了注水开发过程中不同构型体和流动单元对宏观和微观剩余油形成和分布控制作用,指出了五级以上不同类型的储集体构型样式控制宏观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五级以下的储集体构型样式和流动单元类型控制微观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模式。并确定了不同构型控制下流动单元的驱替特征及微观剩余油分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