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膦胺霉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是否产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胶质瘤的药物治疗和控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收集2017-2018年间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行病理组织检查患者的胶质瘤样本18份,对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实验,采用阳性面积百分比法计算表达量。根据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对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细胞实验采用恶性胶质母细胞瘤U87进行培养,并用siRNA技术沉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同工酶α-烯醇化酶的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烯醇化酶的沉默效率后,加入膦胺霉素作用不同时间。细胞增殖毒性实验检测膦胺霉素对U87的增殖毒性,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膦胺霉素对U87细胞的凋亡的影响;采用比色法来检测U87细胞内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含量。结果:1、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样本中,胶质瘤恶性程度越高,阳性面积所占据的比例越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组织表达量就越高(χ2=9.843,P=0.01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与性别(Z=-1.910,P=0.028)、组织类型(χ2=8.200,P=0.042)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类型,在男性中表达量高于女性。2、siRNA干扰结果显示,三个片段的干扰效率之间具有明显差异(F=35.367,P<0.001),si-ENO1 B片段的干扰效率优于si-ENO1 A片段与si-ENO1 C片段。提取细胞蛋白后进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比较目的蛋白(ENO1)与内参蛋白(GAPDH)在不同siRNA干扰下的的灰度比值,结果与荧光定量PCR一致:si-ENO1 B片段干扰下的α-烯醇化酶的表达量低于si-ENO1 A片段与si-ENO1 C片段。3、对实验组(si-ENO1组)和对照组(si-NC组)分别加入相同浓度梯度的膦胺霉素作用不同时间(24h和48h),细胞增殖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不同siRNA分组(F=91.255,P<0.001)、不同处理时间(F=233.226,P<0.001)与膦胺霉素浓度(F=8.313,P<0.001)对细胞的增殖毒性有差异。且不同处理时间下,细胞的增殖率在不同si RNA分组中也不相同(F=9.152,P=0.003)。在不同处理时间下,不同siRNA分组在不同膦胺霉素浓度作用下的细胞增殖也有所差异(F=3.768,P=0.012)。膦胺霉素浓度越高,对U87细胞的毒性越大。4、Annexin V和PI双染色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在不同浓度与不同时间下的凋亡程度。结果显示,不同si RNA分组(F=20.883,P<0.001)与膦胺霉素浓度(F=4.145,P=0.010)引起U87细胞的凋亡率有差异。不同处理时间下,细胞的凋亡率在不同siRNA分组(F=10.248,P=0.002)、不同膦胺霉素浓度作用下也不相同(F=5.639,P=0.002)。在不同处理时间下,不同siRNA分组在不同膦胺霉素浓度作用下的细胞凋亡也存在差异(F=3.528,P=0.021)。膦胺霉素浓度越高,对U87细胞的毒性越大。细胞内PEP含量检测显示,不同处理时间下,细胞内PEP含量之间存在差异(F=10.397,P=0.003)。结论:1、胶质瘤患者的恶性程度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含量具有相关性,恶性程度越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越高。2、膦胺霉素可能是通过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作用,进一步干扰恶性胶质瘤细胞中的糖酵解途径,从而对细胞的增殖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