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重要检疫性害虫,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巨大的潜在危害,严重威胁我国多种观赏性植物和经济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棉花生产的安全。扶桑绵粉蚧的危害能力与其繁殖能力有关,但对扶桑绵粉蚧的生殖方式国内外研究者依然持不同意见。大多数的研究仅限于在生态学方面观察而得到扶桑绵粉蚧既可以通过孤雌生殖来产生后代,又可以通过两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的结论。也有部分研究认为扶桑绵粉蚧不能孤雌生殖,只能通过两性生殖来繁殖后代。鉴于此,本研究从生态观察和体视显微镜解剖观察两方面结合来确定扶桑绵粉蚧能否通过孤雌生殖产生后代,并系统的对其雌成虫在正常交配、延迟交配和未交配的条件下卵巢的发育动态进行描述。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扶桑绵粉蚧进行孤雌生殖处理,通过生态观察得到:连续5代孤雌处理的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均有个体产生后代。产生的后代中既有雌性个体也有雄性个体,扶桑绵粉蚧的生殖方式为罕见的产两性孤雌生殖。对每一代可以产生后代个体的产卵前期、产卵量、后代雌性数量和后代雄性数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第一代、第二代均仅有1头雌虫产生后代,第三代有3头、第四代有11头、第五代有5头雌虫产生后代;产卵前期分别为10天、9天、13.3 ± 1.5天、16.1 ± 1.2天、13.6 ±2.0 天;产卵量分别为 407 粒、587 粒、364.3 ±91.9 粒、342.8 ±54.8粒、339.0 士23.4粒;后代雌性数量分别为229粒、298粒、189.7 ±40.2粒、166.1±26.9粒、182.2 ±25.4粒;后代雄性数量分别为178粒、289粒、174.7 ±54.6粒、167.9 ±25.6粒、155.8 ±10.5粒。各代的产卵前期、产卵量、后代雌性数量和后代雄性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每一代孤雌生殖的亲本具有稳定的生殖能力。2、解剖扶桑绵粉蚧雌成虫,显微观察显示扶桑绵粉蚧的雌性内生殖系统包含一对卵巢、一对侧输卵管、一条中输卵管、一对附腺和储精囊,每一个卵巢由数百个端滋式卵巢小管组成。3、解剖正常交配后1-30 d的扶桑绵粉蚧雌成虫,根据粉蚧雌成虫卵巢中卵的发育情况将其分为发育前期、发育期和发育后期三个阶段。发育前期雌虫卵巢由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包裹,无卵黄堆积;受精后的卵细胞呈椭圆形且卵内卵黄快速堆积,受精卵的数量迅速增加,卵巢管内有着数百个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进入发育期,在该时期中伴随着头、胸、腹的分化。分化完全的胚胎离开母体,未分化完全的胚胎继续分化,整个发育期持续30 d。待卵巢内的胚胎全部排出卵囊中后进入发育后期;在发育后期雌成虫卵巢中没有或有极少量胚胎存在。4、解剖延迟15 d交配后1-30 d的扶桑绵粉蚧雌成虫,根据卵巢中卵的发育状况将其分为发育前期、发育期和发育后期三个阶段。在整个发育期,其卵巢中的卵经历每个卵细胞顶端都有一个球状的滋养细胞到卵巢中出现滋养细胞被卵母细胞吸收的现象最终完成头、胸、腹完全分化的过程。发育期分化完全的胚胎离开母体,未分化完全的胚胎继续分化,整个时期持续18 d左右。发育后期雌成虫卵巢中没有或有极少量卵细胞存在。5、解剖未交配羽化成熟1-30 d的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卵巢长度与成虫发育天数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根据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卵巢中卵母细胞的发育程度将其分为发育初期、发育期、发育后期、凋亡期四个阶段。发育初期卵巢上的卵母细胞未成熟,形似泪珠状无卵黄沉积;发育期卵母细胞中卵黄逐渐堆积,顶端出现球形透明的滋养细胞,发育中的卵母细胞数量增多;发育后期卵母细胞继续发育,但球形的滋养细胞似乎处于停滞发育的阶段;凋亡期卵母细胞数量开始下降,卵巢开始萎缩,卵巢内仅有少量卵母细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