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提高对原发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PGL)的认识,探讨其最有价值的诊断或辅助检查手段,并分析PGL的临床特点、与幽门螺旋杆菌关系、治疗方法以及PGL的相关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46例PGL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并整理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Hp感染情况、诊断方法、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水平、治疗方法、转归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对PG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146例PGL患者中仅1例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lymphoma, HL),相关病例数量极少,故在预后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将其排除在外,针对14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类型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一般资料:本组共146例患者,其中男性85例,女性61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39∶1,发病年龄以40~70岁居多,平均年龄54.4岁。②肿瘤病变部位:贲门2例(1.4%)、胃底11例(7.5%)、胃体45例(30.8%)、胃窦39例(26.7%)、累计2个及2个以上部位49例(33.6%)。③病理类型:HL1例(1.3%),为混合细胞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lymphoma,DLBCL)78例(53.4%),黏膜相关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tissue,MALT)62例(42.5%),MALT向DLBCL转化型2例(1.4%),滤泡细胞淋巴瘤2例(1.4%),富于T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1例(0.7%)。惰性淋巴瘤的生存率高于侵袭性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临床分期:Ⅰ、Ⅱ期PGL患者生存率高于ⅡE、Ⅳ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⑤临床表现:146例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发生频率为62.3%、腹胀为33.6%,消瘦为26.7%,其次为恶心呕吐、返酸嗳气等。50.7%患者血红蛋白浓度<110g/L。⑥消化道钡餐、CT、普通内镜、超声内镜对PGL的诊断符合率分别2.4%、22.4%、53.2%、77.3%。对普通内镜和EUS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9,P=0.034)。仅4例患者行PET-CT检查,全部确诊为PGL,均与病理诊断符合。⑦随访:1例HL患者OS为37个月;对于145例NHL患者,其1年的生存率为98.6%(143/145);3年生存率为89.6%(130/145);5年生存率为85.5%(124/145)。⑧非手术组患者生存率高于手术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41)。⑨78例DLBCL患者化疗方案比较:EPOCH组患者的CR率、PR率、CR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均优于CHOP组(P=0.043,0.034,0.032),EPOCH组长期生存率高于CHO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两组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相近,均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EPOCH组患者Ⅲ、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高于CHO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50,P=0.033)。⑩联合利妥昔单抗组的患者生存率高于未联合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37)。(11)实验室检查:血清LDH升高患者生存率低于血清LDH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血清β2-MG升高患者生存率低于未升高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12)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提示,年龄(P=0.047)、病理类型(P=0.003)和临床分期(P=0.003)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结论: 1.PGL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好发于中老年人;与Hp感染、HBV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密切;好发于胃体及胃窦部。 2.PG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多腹痛、腹胀,全身消耗症状较重。 3.内镜检查对PGL鉴别诊断价值明显优于钡餐、CT检查,EUS鉴别诊断价值高于普通内镜。 4.手术治疗不能使PGL患者受益,其地位受到挑战;EPOCH方案可推荐为DLBCL类型PGL的一线治疗方案。 5.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化疗方案、血清LDH水平、血清β2-MG水平是影响PGL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PGL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