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国内外相继曝出诸多会计丑闻,如美国的安然、世通,国内的郑百文、银广夏。企业因缺乏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而导致的会计舞弊和经营失败等后果日益严重,企业所有者和相关的信息使用者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执行以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2008年6月28日,我国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每年度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并对外披露。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包括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在内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符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基本建成。本文以上述政策法规的出台为背景,通过样本分析揭示了深沪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上市公司的自身因素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存在现有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提出选题的研究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意义,主要是对于对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现实意义;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历程;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本文的结构安排。第二部分:理论基础。阐述了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概念与作用,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三个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理论分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三个理论基础作用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的机制分析,结合企业的自身因素从理论上分析对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形成影响的过程。第四部分:企业内控评价报告披露的数据分析。本章从上市地点、控股股东性质、是否受到特别处理、披露内容等几个角度展现了我国上市公司内控报告披露的特征,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政策建议。本章尝试从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控相关规范和加强外部监管等三方面提出改善和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