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混乱与秩序重构——《深入北方的小路》中的伦理关系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作家理查德·弗拉纳根的作品《深入北方的小路》于2014年荣获布克奖,弗拉纳根也成为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得该奖的作家,并在全世界享有声誉。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河道向导之死》,《不知名的恐怖主义者》和《渴望》等作品。《深入北方的小路》这部小说以二战时期日本征用战俘修建死亡铁路的真实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以被日军俘虏的澳大利亚军医多里戈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不同层次的伦理关系,以及伦理混乱到秩序重构的艰难历程。
  小说中融入了通奸、忘年恋、种族关系、代际关系等因素,透过不同种族、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生命个体,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特殊伦理环境下个人的伦理选择。本文主要以聂珍钊等中国学者创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基础,并适当结合西方学者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观,来揭示小说中体现出的伦理主题,及作者弗拉纳根的伦理主张。
  本论文共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弗拉纳根的生平、创作概况和《深入北方的小路》的故事情节,接着对该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类。第二章介绍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西方渊源,它的相关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观。第三章主要以两性关系的变异、种族关系的敌对,以及这种不和谐关系所造成的后果为切入点,剖析了人与他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得出作者对主体与他者之间和谐共处的伦理主张。第四章探究了人与社会之间不平衡的关系,指出社会环境对个体过度的冷漠和压抑必将引起个体对社会伦理秩序的破坏。第五章论述了人与自身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主要围绕澳大利亚军官多里戈和日本军官中村天智各自在战后与自身的关系展开。两人最后都通过伦理意识的觉醒和对他者伦理责任的积极承担跳出了伦理困境,实现了与自身的和解。
  最后一章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并点出本文主旨。通过对不同层次伦理关系的深入分析,本文认为个体的伦理诉求不可忽视,但个人价值的实现需要在尊重他者的基础上与社会伦理规范相结合。本文还进一步总结出作者弗拉纳根对和谐、平衡与统一的伦理诉求和价值取向,这对人们在当今社会处理不同层次的伦理关系也具有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截止2019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总数达7.59亿人,在如此庞大的网络视频展演与消费资源中,短视频作为极具特色的资源载体异军突起,不仅使行业获利颇丰,同时生成了千奇百怪的风格和越发专业的品类内容,其中,男性网红性别反串便是短视频内容品类中较引人瞩目类型之一。在我国.性别反串表演从最早作为传统戏剧中的表演手法,流变成为具有娱乐化、草根化特征的网络视频展演方式,成为了一种大众的个性化表达方式。木文立
民间生活故事是民众在生活中口耳相传的文学创作,作为民间故事的重要类型,其生成与流传有着稳定的母题情节和叙事结构,同时又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质。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故事类型研究和比较故事学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宁夏卷》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北卷》为研究对象,选取宁夏157篇和河北91篇民间生活故事,按照母题情节对宁夏和河北两地的民间生活故事的类型进行比较,探讨
《宁夏出差日记》系稿本,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清道光十八年(1838)佚名作者自京城至宁夏赴任沿途所记日记,也是已知清代唯一一部目的地为宁夏的行程日记。是书所记京城至宁夏路线、沿途历史古迹、赴任事宜等内容对研究清代京城、宁夏两地交通,途经各地历史地理以及清代官员赴任问题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以《宁夏出差日记》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结合各类文史资料,对《宁夏出差日记》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来说
固原市彭阳县遗存有大量的清代契约档案,这些资料作为民间社会的法律文件,是国家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在基层社会运作的直接反映,具有真实性和原始性,可对政书、典章、史志等公私文献做有益的补充。本论文拟对《彭阳清代契约档案》所收录的清代彭阳地区的契约档案做整理与研究。  文章分整理篇与研究篇两个部分。研究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介绍《彭阳清代契约档案》的主要内容,对该书进行重新分类;梳理彭阳清代契约档案
都穆(1459-1525),字玄敬,又字元敬,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明代中期一位重要的学者。有《游名山记》《使西日记》《金薤琳琅》等作品传世。  笔者的研究成果主要由“研究篇”“整理篇”两部分组成。“研究篇”内容包括:第一,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之上,整合涉及都穆的主要史料,对都穆年谱、家族谱系进行考述,以此作为对都穆其人评价的主要依据。第二,从传统文献学的视角出发,梳理《使西日记》的文献著录情况,
中日甲午战争是十九世纪末期清朝经历的重要一役。清朝战败,日本战胜的结局对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颤,不仅如此,亚洲的历史发展,甚至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均受到影响,因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甲午战争所促生的数量众多的诗、文、词、小说作品,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民族情感,是中国近代御外侮文学中的灿烂篇章。诗歌无疑是甲午战争文学所有体裁中数量最为庞大,反映面最为广泛的作品。然而目前学界对甲午战争诗歌的研究
学位
三藩之乱是清廷立国之后遭受的一次重大统治危机,是其巩固统治、彰显武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对清初诗人与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章通过对三藩之乱所波及的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不同省份文人的创作情况加以分析,整体回顾三藩之乱对清初文人直接造成的影响。旨在说明突如其来的战乱对文人心态、诗歌创作等方面所产生的诸多影响,在此基础上,揭示清初诗人在围绕重大历史事件方面所展示出的诗歌风貌。  第二章探究三藩之乱与清
学位
电影从都市中诞生,又伴随着都市发展。“都市”是一个兼具社会学和美学双重含义的概念,它不仅有别于乡土的生活环境,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意蕴。  1990年代以来,具有真正现代意识的都市电影以艺术化的“魅像”形塑出一个新的都市空间。这个由电影所呈现的“都市魅像”,不仅指喻着一种新的都市经验与审美体验,同时还关涉着电影话语、资本与都市空间生产等系列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1990年代以来现代都市意识的建构为
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坛被誉为女性诗歌的“领头羊”。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她始终保持旺盛的诗歌创造力,在每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重要的诗歌作品。论文以翟永明近40年的诗歌为研究对象,对其诗歌文本、诗学衍变轨迹、独异的诗学主题与艺术探索,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她与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进程的深层关系。  论文共四章。  绪论从本论文的研究缘起、问题意识入手,进而对已有的翟永明研究的
学位
《破闲集》和《济北诗话》分别作为朝、日两国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具有诗话特点的诗论著作,具有一定可比性和研究意义。朝鲜与日本虽同受中国文化影响,却同中有异,各自发展出了本国特色。从两部诗话的文本出发,研究作品对中国唐宋诗学的接受以及“同源异流”的成因,既能窥见中国诗学思想在域外的流传与变迁,同时从一个整体的角度看待东亚三国文化,分析共通性和差异性,找到“同”与“异”的原因所在。  《破闲集》与《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