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如下三部分: (一)CT能谱成像对正常胰腺碘含量定量测定的研究 目的:对非胰腺疾病患者进行宝石CT能谱成像检查,探索正常胰腺的标准化碘含量值及有效单能量值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40例非胰腺疾病患者的胰腺CT能谱成像检查,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4岁至67岁,平均49岁。 结果:正常胰腺的碘含量标准化值动脉期0.303±0.0565,门脉期0.620±0.1483。有效单能量能谱值为动脉期115.92±28.74,门脉期107.73±21.68。 结论:CT能谱成像能敏感的测定胰腺组织的碘摄取值及单能量能谱值,反映正常胰腺的碘基基础物质值,为胰腺癌及胰腺其它病变的研究提供了正常基准值。 (二)CT能谱成像测定胰腺癌碘含量及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分级的胰腺癌CT能谱成像图像,并测定不同级别胰腺癌的碘含量值及有效单能量值,与胰腺癌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对照,探讨CT能谱成像碘含量值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72例胰腺导管细胞癌,其中高分化癌8例,中分化癌34例,低分化癌30例。所有病例均行双期增强CT能谱扫描,采用GSI浏览器专用分析软件进行肿瘤CT能谱碘含量值测定,并记录不同病理亚型肿瘤的有效单能量值,对结果应用SPA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当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测定结果与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当P<0.05,认为存在相关性。 结果:72名胰腺癌病人中,高、中、低分化胰腺癌动脉期碘含量值分别为:0.284±0.0612,0.216±0.103,0.183±0.125;门脉期碘含量值分别为,0.565±0.122,0.536±0.095,0.501±0.152。有效单能量值分别为动脉期高、中、低分化胰腺癌为67.82±20.18,62.38±18.65,54.43±13.58;门脉期分别为,高分化癌:87±29.94,中分化癌:84±21.03,低分化癌:78.21±11.37。对于有效单能量值,正常胰腺与不同病理级别的胰腺癌差别均有统计学,高分化/中分化胰腺癌之间,中分化/低分化胰腺癌之间差别不具统计学意义,高分化与低分化胰腺癌之间差别具统计学意义。动脉期及门脉期肿瘤标准化摄碘值变化与免疫组化CD34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 结论:CT能谱成像碘含量值的测定能敏感地检测肿瘤内含碘量的变化,反映肿瘤的微循环灌注情况,可以作为检测不同病例分级胰腺癌肿瘤血管形成隋况评价的参考指标;有效单能量值的测定对于早期胰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胰腺癌不同病理分级,鉴别诊断价值有效。 (三)CT能谱成像评价人胰腺癌裸鼠原位肿瘤模型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对于人胰腺癌裸鼠原位肿瘤模型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的评价。 方法:通过人胰腺癌BxPC-3细胞株接种于Balb/c裸鼠制作裸鼠皮下瘤模型,3周后取3只荷瘤鼠取其皮下瘤组织块,剪成1mm3的小块,接种于胰腺被膜下制作裸鼠原位癌模型16只,2周后取16只原位荷瘤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在分别在肿瘤种植后第15天、第22天腹腔注射阿瓦斯汀(10mg/kg);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在用药后1周行CT平扫及宝石能谱多期增强扫描(10s,25s,60s)。在肿瘤显示最佳kev图像中,基于碘水基对,测定肿瘤及肝脏组织内的摄碘值,将肿瘤的摄碘值除以同期肝脏组织的摄碘值,得到肿瘤摄碘的标准化值。CT检查后取肿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表达。 结果:实验组肿瘤生长较对照组慢,实验组摄碘值低于对照组,标准化摄碘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各期肿瘤标准化摄碘率与MVD存在相关性(P<0.05)。 结论:CT能谱成像能够测定活体原位癌肿瘤组织内的碘含量值变化,敏感地反映肿瘤组织碘含量变化,反映原位癌的肿瘤组织微循环灌注情况,可以作为活体肿瘤抗血管治疗的疗效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