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气候、气象条件与脑出血发病的关系: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既往有文献研究结果表明气象因素与脑卒中急性发病有关联。但是这些既往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次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探索气象因素与脑出血急性发病的关系。 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期间第一诊断为脑出血患者的病例信息。分析和探讨每日脑出血发病人数与每日气象因素的关系,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降雨量、风向。每例脑出血患者的发病时间也同时被分析。应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完成所有数据分析。 结果: 1)所有脑出血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脑出血患者的平均年龄(64.17±15.75)大于男性患者(62.27±15.09)(p<0.001)。 2)脑出血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脑出血发病人数在冬季最多,在夏季最少。脑出血发病人数在每年的1月最多,在每年的9月最少。 3)脑出血的发病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所有的脑出血患者和年龄高于60岁的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间在清晨4:00至8:00最多。但年龄低于45岁的患者,脑出血的发病时间在16:00至20:00最多。 4)每周的星期变化与脑出血的发病人数无统计学相关。 5)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低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与脑出血住院人数呈负相关,日平均大气压与脑出血住院人数呈正相关,而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降雨量与脑出血住院人数无统计学相关。 6)日主要风向与脑出血发病有关联:当日主要风向为东南风时,脑出血的发病人数最多;当日主要风向为西南风时,脑出血的发病人数最少;当日主要风向为北风时,脑出血的发病风险最高。 结论: 1)脑出血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和月份变化:冬季多发,寒冷月份多发,但夏季少发。 2)当气温下降或大气压升高时,脑出血发病的风险有升高趋势;老年人此时应注意防寒保暖以减少脑出血的发生风险。 3)应多注意老年人醒后脑出血的发生风险。 第二部分: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荟萃分析和系统回顾 目的:研究大气颗粒物(PM10、PM2.5)短期暴露对居民脑卒中发作的影响。 方法:检索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199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7篇有关大气颗粒物与脑卒中发作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分析,采用大气颗粒物每上升10ug/m3,居民脑卒中发作的危险度(OR)为效应值进行合并,结果做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 结果:大气中PM10浓度每上升10ug/m3,短期内脑卒中的发生人数增加0.8%,结果存在发表偏倚。PM2.5浓度每上升10ug/m3,短期内脑卒中的住院人数增加1.4%,结果不存在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结果均不稳定。亚组分析中,PM10暴露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相关,与出血性脑卒中发作不相关。PM2.5暴露与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作均相关。另外,亚组分析中病例交叉研究的暴露一反应关系效应值高于时间序列分析。 结论:短期内PM10和PM2.5浓度的上升与脑卒中住院人数增加有关联;PM2.5引起的发作风险高于PM10;PM可能对不同类型脑卒中影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