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节日词研究以两宋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形态为背景,以节日词作品文本的梳理和细致考察为基础,通过以节日为中心的节日词创作研究和作家个案研究两个层面的展开,对宋代节日词的作品及其文本表现予以较为系统且具体的探讨,进而探求节日词所透射出的两宋政治历史、社会生活及文化情境等深层意蕴。本文共五个部分,包括绪论和四章。绪论部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起与意义;简要梳理和分析本课题的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总体研究特点;最后简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一章对宋代节日词创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概述。首先以词史的视野对唐五代节日词的创作、艺术风格和主要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整理宋代节日词创作的文学基础;在廓清研究对象及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涉及节日和作家创作的量化分析,对宋代节日词的主要内容和总体面貌予以简洁精准的概括,以明确宋代节日词创作的框架与脉络。第二章和第三章是以节日为中心的宋代节日词创作研究,主要围绕对社会生活具有深入表现的宋代的主要节日展开具体讨论,注重通过节日词中的某一特点或独特现象进行深入的研讨。第二章首先以迎新词为考察对象,讨论迎新节日的构成,分析其内容层次,探讨迎新词中的情感与表现手法;其次考察元宵词中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生活,阐述词人在元宵词创作中对于都城的热情和关注,并简要分析帝京情结形成的主要原因;清明寒食词的讨论以作品对于现实和市井生活的描绘为中心,以清明、寒食两节日关系的梳理为基础,研寻宋代清明寒食词对于当下社会和生活的关注和描写;与其他节日词相较而言,端午、七夕词中民俗场景和民俗事象的书写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呈现出文学化、主体情感化和个体判断等鲜明特点。第三章继续对宋代节日词展开以节日为中心的讨论。首先,从词中的节日景况、人生之感和哲理之思等内容的表现来阐述中秋词的突出特点,关注中秋“无月”现象的成因、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重阳词的研究则通过对词作内容的分析,发掘词人关注重阳节的现实因素和文学传承的影响,着重讨论重阳词中的典故运用及特点;第三节以上元词为代表,探讨宗教节日词的创作情况,从社会生活的现实情态和词作的文本表现两个方面阐明上元节与元宵节的密切关系,考察上元词中宗教意味的弱化及其对节日民俗的关注与书写;第四节则聚焦宋代官方节日词的创作,从官方节日的政治意图和宗教色彩入手,分析官方节日词在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讨论词作中的意识形态性、颂祝意味与夸张、铺陈的艺术手法的运用。第四章是选取宋代节日词创作中具有代表性词人的创作作进行个案研究和比较分析,分别以柳永、朱敦儒、刘辰翁三位词人的创作为典型案例,对不同历史时期和词体发展阶段的节日词的发展和特征予以探讨。首先,通过对词作内容和情感特质的分析,探讨柳永节日词中深重的帝京情结及其成因,并分析柳词中对于官方节日的关注与表现特点;朱敦儒节日词具有明显的自我风格和独立的人格诉求,在内容、意象方面呈现出鲜明“我”之色彩,形成了独特的情感特质;刘辰翁的节日词表现出深邃情怀和浓郁情感,意象的表现和情境的营造上具有幽闭、沉郁的特征,遗民愁苦之音成为作品中的突出印记;柳永、朱敦儒及刘辰翁对于节日场景和民俗活动的表现有着各自独立的认识和选择,这些差异既是词人主体特征的外化表现,也与两宋节日的发展、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等诸多深入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