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等传媒新技术推陈出新,人类思维和视野不断拓展,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和迅速,在这种背景下,中德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中德文学互译互释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参与中德文化、文学比较工作,查阅相关文献并撰写有关论文的过程中,接触到大量丰富的交流信息,并产生以下疑问:中国学者对德语文学作品的研究目前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或阶段,都有哪些热点和焦点?哪些中国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德语之后正位列众多德国读者的阅读目录中?作者主要利用中德国家图书馆在线检索系统、中国知网、万维数据库、网络图书资源以及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在资料搜集、整理之后,得出一份热点作者和作品名录,就热点部分或领域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并试图解释这些热点形成的部分因为。鉴于此,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调查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的中国的外国文学和文学评论类期刊杂志9种、各大学报以及其他刊物共40余种,搜集整理发表在上面的有关德语文学作品的研究成果(共583篇学术论文和重要期刊文章);
2、分析中国的日耳曼学者在这期间主要关注于哪些德语作家和作品,并对重点作家作品分类介绍;
3、搜集整理2000年至2007年间在德国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德文版译作(包括新译和再译),对畅销和热评译作进行分类介绍;
4、简要分析中德文学关系现状所展现的一些主要特点,试图阐述哪些因素对以上热点的形成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由德语文学作品在中国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文学作品在德国的翻译成果两部分构成,旨在对比体现中德两国学者和读者对对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评价旨趣,从资料汇编方面展现中德文学关系的现状。另外,本文在文字叙述的同时还辅以表格与图片,旨在用数字和图例客观说明问题。经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中德文学交流之所以日益频繁,因为之一就是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的广泛影响:各国读者和研究人员的知识储备、情感积蓄等方面的差异不断缩小,再加上不同国家的作品可能反映出共同的社会现实和国际潮流,交流和接受在此基础上得以顺利展开;网络的普及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迅速阅读到异域的文学作品,文学研究和作品翻译的即时性因而受到很大程度上的促进: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在国际上广泛传播,这也从侧面促进了文学原著在异域的接受;
2、中德两国对彼此文学作品的兴趣不仅体现在对新世纪新作家、新作品的热情关注上,例如对一些重要奖项和热门新作的反复译介,而且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学依然保持着活力,并没有淡出大家的视野;
3、与一定历史题材有关的中德文学作品都相应在德国和中国受到重视,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的海内外中国作品普遍受到德国读者的欢迎,而与纳粹和战争反思有关的德语作品同样受到对反思历史有着深切同感的中国学者和读者的正视;
4、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是21世纪以来最受中国日耳曼学者关注的德语作家,卡夫卡近年来在中国的接受速度之快、程度之广与中国目前求新求变的社会现实不无关系:
5、反映中西文化碰撞与冲突,展现中国最新形象和社会问题的中国文学作品在德国受到好评,这体现了德国对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正在给予高度密切的关注;
6、女性文学作品愈来愈受到关注,虽然两国对此的态度和评价不尽相同;
7、纵览中国的德语文学研究者和德国的汉译作品翻译者名单,都会发现一些反复出现的专家的名字,他们为中德文学作品的最新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了尽量全面、客观地展现中德文学关系现状,论文中个人评论多为引用他人言论,数据和资料比较丰富。但是短短8年间,中德文学互释互译硕果累累,形式多样,涉及层面宽广,而且每一部作品在国外受到关注的因为也可能五花八门,其中个人或偶然因素不无影响,因此作者不得不有所取舍。在综述时选取的典型角度和代表人物许是作者一己之见,遗漏在所难免,详略可能有失偏颇。另外,随着文学关系的不断发展,对它的调查研究、分析评论等工作也须不断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