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脓毒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与机体的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脓毒症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主要是针对脓毒症所致多系统和器官损害的支持性治疗。近年来根据已掌握的脓毒症发病机制及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靶向治疗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疗效。中医药在脓毒症治疗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抗菌、抗病毒作用、兼顾抗炎、调节免疫、耐药率低、副作用少等,目前我国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肯定的疗效,所以进一步研究中医药对脓毒症的作用和临床疗效,对脓毒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课题根据脓毒症患者的病因病机特点,结合中医药的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制剂痰热清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进行临床干预,明确清热解毒法对脓毒症患者炎症的阻断、组织缺氧及低灌注所致的高乳酸血症的改善、病程的进展及预后的影响,初步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的疗效,为中医药辅助治疗脓毒症患者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以入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呼吸科、肾病科、普内科等相关科室的符合中医及西医脓毒症诊断标准的26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对照分组实验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制剂痰热清注射液,按简单随机原则分组,观察两组病人在纳入及用药第七日的APACHE II评分,并抽取外周血,测定外周血乳酸、降钙素原、血培养,观察舌象、脉象、寒热情况、汗出情况、二便情况,了解是否出现新的器官功能衰竭,并统计28日病死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用X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1为差异性非常显著。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外周血降钙素原、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其中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1);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APACHE I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1),其中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3.观察组的死亡人数及28日病死率较对照组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 APACHE II评分与外周血PCT及Lac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0.742/0.785。结论:1.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相比,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治疗方案对炎症介质降钙素原的升高具有抑制作用,提示痰热清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2.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相比,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治疗方案可降低无氧酵解产物乳酸水平,提示痰热清注射液可能会改善脓毒症患者因组织缺氧及低灌注所致的高乳酸血症;3.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相比,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治疗方案可降低APACHEⅡ评分水平,提示痰热清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4.两组APACHE II评分水平与外周血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均呈正相关,提示外周血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脓毒症的疾病严重程度,若将外周血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与APACHE II评分结合应用,可能会对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