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9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社会地位变迁初探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1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各种现存的阶级形成理论以及社会变迁分析模式来考察中国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变化,主要选择马克思、汤普森和波兰尼的观点,期望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改革前后的社会地位有何变迁?第二,如何解释这种变迁?
  在研究思路方面,本文首先从定义和中国工人发展史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工人阶级,并将其细化为城市工人和农民工两类。其次,结合实证材料,从经济、政治权利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评述了中国工人阶级社会地位的变迁,既考虑经济利益的得失,也关注他们的地位独立性和行动自主性,同时考察在城市工人和农民工的地位变迁中体现出的差异性。最后,把这种地位变迁看作中国工人阶级转型期再形成的表现之一,并以相关阶级形成理论和社会变迁理论对其变迁原因予以解释。
  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在中国工人阶级地位变迁情况方面,无论是城市工人还是农民工,虽然他们的经济利益均持续增长,但较之于其他行业却不占优;就非经济因素而言,尽管有诸多法律和政策规定了城市工人的政治权利,确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但改革前城市工人在经济和政治上双重依附于单位,改革后相关的机制却不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总之,他们的地位呈现出名不副实的特点。较之于城市工人,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更低。作为公民,他们因户籍的限制,始终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无法和城市居民共享社会资源;与城市工人不同,他们的工人身份没有官方的认可,因而他们的工作权益的保障未获得法律和制度上的足够重视。
  其次,如何解释这种变迁所表现出的特点?由于本文把工人阶级的地位变迁视作“再形成”的表现,那么,将首先考虑借鉴经典的阶级形成理论,譬如马克思、汤普森和波兰尼的观点。他们的观点代表了四种因素对工人阶级形成的影响,即生产力、工人阶级自身、社会意识形态和市场经济体制。但结合相关实证材料对这四个因素在中国工人阶级社会地位变迁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不能够仅仅将他们的社会地位变迁归咎于归因于上述四种因素,还要看到推动社会变迁的背后力量——国家权力。
其他文献
在理论哲学中,康德提出了具有消极意义的先验自由,在实践哲学中,它又演化为积极意义上的实践自由。“自由何以可能?”和“定言命令何以可能?”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也是本文的最初关切所在,二者共同构成了道德何以可能的基础。这也是本文选择从自由与必然的问题切入考察康德的定言命令思想,而不是从通常更受关注“善良意志”入手。康德定言命令思想的精髓就在于,其一,自由意志是“自愿”地“强迫”使自己的一切准则普遍化
学位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基于发达互联网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新的媒体形态在不断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成为人们日常交往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新媒体时代下较大的受众群体,接受着最前沿的知识熏陶,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他们能够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想、情感的沟通分享和行为上的互动交流。由此,新媒体时代下的交往方式已日益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本文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新媒体对
学位
整体论与还原论的争论是科学哲学领域最为重要的争论之一。在其他经典科学领域,还原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生态)系统生态学领域,这场争论展现了完全不同的理论图景,整体论开始显现其优越性。罗伯特·乌兰诺维兹是当代国际最为著名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家之一,其“上升性”理论与“过程生态学”思想的提出,使其生态学整体论具有了独树一帜的地位。在国内外学界,乌兰诺维兹的生态学整体论思想还鲜有研究,论文通过对他的生态学理
学位
《榆树下的欲望》作为美国著名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之一,被盛誉为“美国第一部伟大的悲剧”。该作品通过农场一家的悲剧故事,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时代特征:重农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向重商主义急速转型,经济的迅速膨胀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而作为美国主流思想的清教所倡导的艰苦、禁欲的道德规范又与金钱至上的社会准则相互碰撞。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家庭的内部结构及伦理关系发生了变迁和异化。本文通过
学位
时间与空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存在形态,时间表现着人类历史活动的生成与展开,空间则呈现了人类活动广延性特征。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引起了一场以空间转向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在对城市空间问题的思考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城市空间理论结合起来产生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其中以亨利·列斐伏尔、曼纽尔·卡斯特尔斯和大卫·哈维等学者最具影响力。本论文选择哈维的城市空间思想作为研究的方
学位
“知”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而言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考察“知”的汉字源流、承前学脉及其在《论语》中的含义,可以发现“知”的内涵极为丰富,既是知识的积累,也是智慧的增进,二者相异又相连,统一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求知过程,而这一求知过程则架起了觉“仁”的桥梁。在整体的求知、求觉的修养工夫中,“知言”、“知礼”、“知命”作为孔子工夫论的三个入手之处,为学者指示了修
学位
《庄子》的世界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世界,其中对美丑观念的探讨是《庄子》重要的主题之一。有关庄子美丑思想的阐述,散见于各篇,但其核心思想集中在内篇,而其中的《德充符》是庄子对美丑问题进行比较集中完整阐述的篇章。  庄子的哲学思想以“道”为基础,他认为“道”非实存,但化生万物,是万物的本原与终极,这就体现了庄子哲学对老子哲学的继承性;但庄子的“道”论,重点不在讨论道之本体论,而在得道之人生大美境界,这体现
学位
民国时期对《庄子·天下》篇的研究是值得当今学者关注和探讨的,可惜今人对这一研究的措思,似仍嫌不足。本文通过梳理纵(历时的思潮嬗变)横(共时的不同角度)两条线索,揭示了民国时期《天下》篇研究的大致面貌,进而将其置于整个民国学术的大背景下,对其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局限性作一总结。  一  1、民国初期,《天下》篇单篇研究兴起。由于深受清末方兴未艾的诸子学研究的影响,其研究方法仍延用乾嘉学派的训诂考据,
“现代化”一词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中被广泛的使用,不过,不同学科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各有不同的侧重。本文前面三章所讨论的“现代化”概念,是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冷战时期,在美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理论”,它是冷战背景下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对第三世界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它塑造了当时美国政府对刚刚脱离西方殖民体系的非西方国家的“援助和发展”政策
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进行了详尽而又系统的分析,他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个是以独立自主的公众为主体,以平等交往为机制、以公共问题为对象,以公众舆论为表现形式的社会交往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内,人们可以针对公共事务自由地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生活的管理。这个社会交往空间诞生于国家与社会的张力场中,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中介,它的目标在于合理定位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调节国家与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