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僧传文学和佛教小说中就出现了许许多多高僧大德的形象,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圣愚这一另类的人物形象。圣愚是印度佛教信仰与中国儒家、道家思想乃至民间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众生平等”的人文观。可以说,圣愚形象折射出了中国人既超凡脱俗,又心系苍生的人生追求,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诠释了佛教慈悲度人思想所具有的普世意义。本论文以圣愚形象为切入点,以主题学、形象学理论为基础,将两汉以后僧传文学、笔记小说、通俗小说中的圣愚形象进行系统的归类研究,将圣愚形象划分为六个母题,并对每一个母题所涵盖的圣愚形象进行列举、分析、归纳,从而概括出中国古代小说中圣愚形象所具有的外表鄙陋、颠狂不羁、内心纯洁、颇有神通等特点,阐释其叛逆的外表和疯颠行为所蕴涵的信仰执着、悲天悯人、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彰显了圣愚形象的审美意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追根溯源,探究佛经文学、古印度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对圣愚形象塑造的影响,并阐释圣愚形象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元素及其美学意义。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综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主题学这一理论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简史,分析了主题学理论与本课题研究的密切关系,并对本课题研究的圣愚形象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特点,并将圣愚形象放在佛教发展的大背景下,具体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圣愚形象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愚大多为印度和西域僧人,他们以神通法术自神其教,争取在中土立足;隋唐时期的圣愚是古典型圣愚形象,他们精于禅修,擅长神通,张扬个性,济世度人;宋元时期的圣愚是游走于民间的草根化圣愚,他们将禅宗的叛逆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明清时期的圣愚是流落社会底层的世俗化圣愚,甚至与乞丐为伍,成为佛教衰微时期圣愚形象的绝唱。第三章具体运用了主题学的研究理论,对两汉到明清时期的历代僧传文学、笔记小说、通俗小说中的圣愚形象进行了细致筛选和梳理,将圣愚形象按照六个母题进行分类研究:济世度人型圣愚;圣徒转世型圣愚;戒杀护生型圣愚;不守戒律型圣愚;预测吉凶型圣愚;分身现形型圣愚。第四章主要探究圣愚形象在世俗小说中的泛化。圣愚形象不仅活跃于佛教文学中,明清以后,随着佛教势力的逐渐衰微,圣愚形象也逐渐由佛教文学走向民间文学,圣愚形象所体现的不役于物,颠狂不羁,任性自由,济世救人的精神在世俗小说中的圣愚形象上也得到了延续。第五章主要阐述圣愚形象所体现的六个母题与佛教以及古印度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揭示佛教文学和古印度文学对圣愚形象的深刻影响。本章对圣愚形象的塑造进行追根溯源的考察,揭示佛经文学中的“六神通”、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众生平等、顿悟成佛等佛教思想对圣愚形象塑造的影响。第六章对圣愚形象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因素及美学意义进行了探讨。圣愚虽然是受佛教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文学形象,但其毕竟诞生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上,必然与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章主要从佛教世俗化、禅宗思想、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对圣愚形象的影响三个方面对圣愚形象进行了文化阐释;从圣愚形象所体现的不役于物的处世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普度众生的慈悲观三个方面论述了圣愚形象所具有的美学意义。结语部分对圣愚形象的特点以及圣愚在文学史、文化史中的意义进行了总结。圣愚将颠狂与谦卑、愚痴和智慧、疯狂与清醒、神圣与粗俗、伟大与渺小融为一体,以超凡脱俗、震撼人心的形象践行着佛教超度苍生、济世度人、呵护生命的宗旨。圣愚“愚痴”、“颠狂”的外表蕴含的正是自然界得以生生不息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