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期间,美苏争霸是主要的时代特征,而第三世界国家则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之一。面对大多数经济贫困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对外援助作为美国重要的外交工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粮食援助作为经济援助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为了满足同盟国的需求大力鼓励农民提高粮食产量,因此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的严重粮食过剩问题。美国的这种粮食过剩促使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4年7月通过了农业贸易开发与援助法案,这是美国第83届国会通过的第480号公法(Public Law 480),一般简称为480公法,从而正式拉开了美国制度化对外粮食援助的序幕。480公法是一个以无偿与有偿方式对外提供粮食的法案,其制定之初的目的是处理美国的剩余粮食。后来480公法被作了重要修改而突出外交功能,这就是为世人所熟知的“粮食换和平”计划(Food For Peace Program),其主要目的是把粮食援助作为一种外交手段,拉拢第三世界国家,在本质上是维护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世界和平。在480公法的初期阶段,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480公法只是一个暂时缓解农产品剩余的过渡性法案,假如没有了粮食剩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而到了肯尼迪时期美国的粮食援助则大规模展开,因为“粮食换和平”的本质内涵正好与他所创建的“新边疆”政策不谋而合。约翰逊时期进一步加强了粮食援助的力度,同时也对480公法作了重大的修改,一改处理剩余农产品的性质而强调受援国的自助,同时也强调健康和营养概念,并继续加强肯尼迪时期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开展多边合作的努力。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粮食援助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它们战后的粮食紧缺状况,促进了其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它们贫困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美国的粮食援助作为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质目的是把粮食援助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在接受美国粮食援助的国家或地区内抵制共产主义的影响,以使美国在冷战中处于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