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以枳实黄酮类成分作为研究药物,采用冰醋酸灌肠刺激加慢性束缚夹尾方法建立为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初步探讨枳实总黄酮对肝郁脾虚型IBS的治疗作用。本论文的实验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来阐明作用机制:(1)枳实总黄酮对肝郁脾虚型IBS大鼠的药效学实验研究;(2)正常和模型大鼠离体肠道菌群对枳实总黄酮的代谢研究;(3)枳实总黄酮在正常与肝郁脾虚型IBS大鼠体内的PK-PD研究。方法:1、肝郁脾虚型IBS大鼠模型建立及药效指标的监测SD大鼠每天早上给予4%的冰醋酸灌肠刺激,连续14d,于造模第7d开始对大鼠进行束缚夹尾应激,造模持续3周时间,建立肝郁脾虚型IBS大鼠模型。药效实验分为4组:模型组,枳实总黄酮(ZSZHT)治疗组(3g/kg),阳性药得舒特(Dicetel)治疗组(1.5mg/Kg),正常对照组。药物治疗1周,测量不同实验阶段大鼠的体重、排便数、矿场运动、内脏敏感性、糖水消耗量水平变化,还有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和结盲肠组织中肥大细胞(MC)数目变化。2、肠道菌群药物代谢模型的建立将枳实总黄酮药液分别与新鲜配制的正常及IBS大鼠肠道菌群孵育液在37℃孵化,采用HPLC-UV测定孵化不同时间点大鼠肠道菌群液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素、橙皮素的浓度。采用DAS2.1.1软件对大鼠体外肠道菌的药时曲线进行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考察两组大鼠离体肠道菌群对枳实总黄酮的代谢差异。同时使用LC-MS技术检查枳实总黄酮肠道菌群代谢产物。3、PK-PD结合模型的建立建立枳实3个黄酮苷(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的LC-MS/MS分析方法学,测定正常与模型大鼠给予枳实总黄酮液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同时用硝酸还原酶法间接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NO含量,以NO含量作为药效指标。采用WinNonlin4.0.1软件进行药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分析。结果:1、造模期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行为学及内脏敏感性有显著差异,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排便数显著增加,糖水吸收量明显减少,内脏敏感性显著增加。给药治疗1周后,枳实总黄酮组和得舒特组大鼠行为学有明显改善、内脏敏感性降低;枳实总黄酮能提高模型大鼠血清NO的含量,并且减少模型大鼠结盲肠组织MC的数目。2、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在48h内能显著性地被IBS大鼠肠道菌群水解,同时水解为橙皮素和柚皮素;而正常大鼠肠道菌群对枳实总黄酮的水解速度缓慢,生成柚皮素和橙皮素的速度也缓慢。且枳实总黄酮经肠道菌群代谢后检测出6个新的代谢产物。3、枳实总黄酮在正常和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模型组中3个黄酮苷的AUC和峰浓度(Cmax)均远低于正常对照组,消除速率(K)及血浆清除率(CLF)也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中3个黄酮苷的达峰时间(Tmax)缩短;枳实总黄酮效应和效应室药物浓度之间符合Sigmoid-Emax药效学模型,模型组中Emax、Ec50、Keo及S参数均发生改变,尽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枳实总黄酮对肝郁脾虚型IBS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模型大鼠血清NO的含量,减少结盲肠组织中MC数目,从而调节大鼠胃肠道运动及降低内脏敏感性;枳实总黄酮在模型大鼠体内、体外药物代谢动力学均发生显著性变化,可能与肝郁脾虚型IBS大鼠肠道菌群生态构造发生改变有关;药物代谢差异促使3个黄酮苷与模型组中NO受体亲合力加大,Emax增加,从而药效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