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典型赤潮藻的生态位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kasuo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潮形成机制是国际上近海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迄今为止,赤潮形成的确切生态学机理尚不清楚,而了解赤潮藻的生态特征和生存对策,有助于从理论上认识并揭示赤潮形成的条件与发生过程,对于赤潮的预测、防治和有效减灾是十分必要的。 生态位理论是探讨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的经典理论。赤潮的发生是原因种占据有利生态位并获得种群数量绝对优势的现象。赤潮藻各自具有不同的生态位,环境条件的改变必然引起藻类种间竞争关系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甚至可能打破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从而引发赤潮。因此,了解赤潮藻的生态位特征将有助于从机理上认识赤潮的发生。 本论文以中国东海赤潮新记录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南海赤潮新记录种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以及潜在有毒硅藻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等典型赤潮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测定了赤潮藻在不同的温度、盐度、光照和氮磷等条件下的存活、生长和繁殖生态幅,比较研究了3种典型赤潮藻的生态位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中国近海典型赤潮形成的生态学机理及发生规律。 本论文的研究表明,赤潮藻的光照、温度和盐度生态幅与它们的生存、生长和繁殖过程及能力密切相关。东海原甲藻为广温、广盐、广光性藻类,适应较低的光照、水温以及盐度的大幅波动,在早春水温介于15~20℃、盐度变化剧烈的水体中容易形成赤潮。球形棕囊藻为高温、高盐、狭光性藻类,耐受31℃的高水温和盐度40以上的条件,但在光限制条件下缺乏竞争力,因此容易在中国南方海域的夏秋季形成赤潮。尖刺拟菱形藻为高温、低盐、广光性藻类,在盐度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史上最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地图的绘制与传播,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动态跟踪、信息研判、公众决策、公众连结等方面都扮演了不可替代的
随着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的发展,医学科学也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各种先进的医疗器械及一次性医用器材的大量使用,对各种高难度手术的开展及手术安全系数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期刊
提问具有很高的技巧性,科学有效的提问是主持人做新闻采访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既要达到采访的基本目的,也要使受众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本文以《新闻1+1》在新
计算机监控系统是水电站核心系统之一,有效利用NC2000监控系统各功能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和判断是运行人员的必备技能,也是设备运行趋势分析的重要手段。利用监控系统各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灾情发生后,国家粮食局连日部署,紧急行动起来,确保受灾地区粮油供应和市场稳定。
研究目的:针对严寒地区哈大客专CRTS(China railway track system)Ⅰ型轨道板与充填层砂浆四角离缝呈现规律变化的实际情况,为减少或消除四角离缝对无砟轨道结构的影响,从理论上
双江口水电站1号砂石加工系统采用湿法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需对各级骨料用水冲洗,其耗水量大,且产生悬浮物含量极高的废水,如不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将会污染河流水质。结合该
研究目的:铁路中间站桥式车站无站台柱雨棚,主体结构形式通常采用拱形。采用MidasGen软件对无站台柱雨棚托架在各项荷载工况作用下(恒载含自重、屋面活载、风荷载、温度作用以及
事实证明,随着大坝填筑量上升,料场富余系数就越大,因此,可将料场中下部开挖坡比放缓,减少支护工程量,甚至可以不支护。针对高山峡谷区工程地质性状极差的强卸荷带内松动岩带,因地制宜地以极少的代价采取清除及绕避办法成功地进行了处理。最终确保了块石料场边坡稳定和施工安全,使大坝填筑提前6个月完成,又大大节约了支护工程量。
研究目的:目前高速铁路18^#道岔布置方式较多。本文旨在满足高速铁路弓网配合需要的前提下,对国内高速接触网道岔布置技术进行对比研究,为高速铁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