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潮形成机制是国际上近海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迄今为止,赤潮形成的确切生态学机理尚不清楚,而了解赤潮藻的生态特征和生存对策,有助于从理论上认识并揭示赤潮形成的条件与发生过程,对于赤潮的预测、防治和有效减灾是十分必要的。 生态位理论是探讨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的经典理论。赤潮的发生是原因种占据有利生态位并获得种群数量绝对优势的现象。赤潮藻各自具有不同的生态位,环境条件的改变必然引起藻类种间竞争关系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甚至可能打破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从而引发赤潮。因此,了解赤潮藻的生态位特征将有助于从机理上认识赤潮的发生。 本论文以中国东海赤潮新记录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南海赤潮新记录种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以及潜在有毒硅藻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等典型赤潮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测定了赤潮藻在不同的温度、盐度、光照和氮磷等条件下的存活、生长和繁殖生态幅,比较研究了3种典型赤潮藻的生态位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中国近海典型赤潮形成的生态学机理及发生规律。 本论文的研究表明,赤潮藻的光照、温度和盐度生态幅与它们的生存、生长和繁殖过程及能力密切相关。东海原甲藻为广温、广盐、广光性藻类,适应较低的光照、水温以及盐度的大幅波动,在早春水温介于15~20℃、盐度变化剧烈的水体中容易形成赤潮。球形棕囊藻为高温、高盐、狭光性藻类,耐受31℃的高水温和盐度40以上的条件,但在光限制条件下缺乏竞争力,因此容易在中国南方海域的夏秋季形成赤潮。尖刺拟菱形藻为高温、低盐、广光性藻类,在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