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的中国,乾嘉学者们对2000多年的传统学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四库全书总目》可以说是乾嘉学术的代表性作品。《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一部大型的官修目录著作,凝聚了乾嘉时期众多学者的学识和智慧,不仅成为中国古代书目编纂的里程碑,而且“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堪称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学术文化史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总体上沿袭了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但是每个部类内部的细化分类,则有一些调整和创新。具体到集部来说,其分为五个小类: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楚辞类是《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最小的部类,通过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千顷堂书目》、《清史稿·艺文志》、《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书辑刊》等目录著作比较。可以发现《四库全书总目》收录的宋、明两代楚辞类文献相对比较全面,而清代楚辞类文献则遗漏甚多。另外,自《隋书·经籍志》最早在集部设立楚辞类之后,并不是每部目录著作的集部都设立有楚辞类,楚辞类经历了长期的变动发展过程,元明时期楚辞类的归属变化最大,直到《四库全书总目》设立楚辞类后,楚辞类在集部的地位才正式稳定下来。别集类是《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收录文献最多的部类,每个朝代著录的文献数量有很大差异,从中可以看出各朝别集的发展特点。别集类与集部其它部类相比,在历代目录著作中,变化最小,但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别集类也经历了复杂的分合、调整过程。通过一系列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别集类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在整个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收录的文献数量仅次于别集类,在集部排名第二。通过分析各朝总集类文献的数量,可以看到总集的发展和别集的繁盛有直接的联系。总集的发展除了表现在数量的增加上,还表现为总集类型的增加。另外,总集类在唐宋时期,基本上是从驳杂逐渐趋于单纯,而明代则是总集类多元细化发展时期,《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较好地纠正了明代总集类过于细化、过于杂乱的弊端,推动总集类的分类和内容很快稳定下来,并影响到后来的很多目录著作。诗文评类相对于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而言,出现在目录分类中的时间要晚一些,它最开始附载于总集类中,后来设立文史类专门收录诗文评类作品。到了明代的时候,诗文评类在集部的地位仍然很不稳定,“诗文评类”这个名称也没有被广泛接受,直到《四库全书总目》在集部设立诗文评类,之前震荡、混乱的局面才彻底得以扭转,诗文评类目以及著录的内容也最终得以定型。词曲类位列集部之末,本身规模不大,但是其中又分为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曲韵、曲品、南北曲等,故而著录情况实际上比较复杂。宋代词体作品的大量涌现,促进目录著作设立专门的词曲类,在众多的目录著作中,词曲类的名称设定、著录情况等也复杂多变,无定规可循。《四库全书总目》设立词曲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之前的杂乱状况,但是它对清代中后期目录著作词曲类的影响是相对的,它的影响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辐射和渗透,没有成为一种标准性的范例。存目是《四库全书总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献数量要远远多于正目。《四库全书总目》的存目标准很复杂,综合清高宗的上谕、《凡例》、序文、案语,可以看到《四库全书总目》总体的存目原则;而综合集部存目提要中阐明去取之意的文字,则可以更直接、更清楚地看到集部文献的存目标准;由于《四库全书总目》对明清以前文献多持肯定态度,如果把眼光集中到明清之前的被列入存目的集部文献,其中所见存目标准,应该是《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最纯粹、最客观、最合理的存目标准。综合《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序、部类小序以及众多独立的解题文字,总结《四库全书总目》对各个部类总体的批评和认识,有利于推进集部研究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