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研究——以农村社会基本结构的变化为视角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li164958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村问题及农村工作再次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先进的城市,落后的农村”、“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像“城市是工业的聚集地,农村只是发展农业,为城市服务、为工业发展服务”这样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种城乡二元结构显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己经成为理论和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  社会转型通常会引起人们价值观的相应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呈现出由等级观向平等观过渡、由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过渡、由重视集体利益向重视个体利益过渡、由封闭守旧向开放创新过渡等四个基本特征。之所以产生这种变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型过程中,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受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基本结构变化的影响,是农村基本结构发生整体变化的结果。因此,与此相适应的是,为了帮助树立新时代正确的农民价值观,加强农村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  论文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致力于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特征和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论文首先交代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农民价值观的研究现状,并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在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别对价值、价值观和农民价值观的概念以及社会结构和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进行了详细地阐述,进而阐明了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四大表现,并通过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农民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最后相对应地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从三个方面来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他文献
学位
反倾销是一把双刃剑,为了减少反倾销措施的负面影响,《WTO反倾销协议》对反倾销措施的使用规定了相应的限制,确立了日落条款:在适用期限上,反倾销措施的使用不得超过五年,调
本文就力图以各国学者的论述为基础,并结合中国相关的实践,对公约的适用问题做一番梳理,希望能够对中国涉外贸易中的实践有所裨益。  本文简要介绍了公约的成立背景、公约的地
现代公司中,所有权与控制权职能日益分离,董事职权急剧膨胀,董事会实际上已成为公司治理的中枢机构。公司董事作为公司的内部成员,其个人在公司中的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是一致
20世纪90年代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中国农业出现了一次较大影响的变革,即农业产业化经营。这种经营方式主要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
反腐败合作日益成为中美双边合作中的重要内容。《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部指导国际社会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为中美两国的反腐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国际
随着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国际贸易(特别是种子贸易)的发展,植物新品种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虽然经过FAO和UPOV等国际组织的多年努力,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