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理地震动输入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地震反应分析多采用刚性地基假定,计算模型常仅考虑上部结构,大量的理论分析和研究表明,在地基土质较软的情况下,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瓦作用对结构物的动力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地震响应将发生显著的变化。广大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已经意识到将上部结构和基础考虑作为一相互作用的整体进行设计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本文工作将围绕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这一课题作进一步探讨,侧重于不同地震波输入下刚性地基上部结构动力反应的差异,试图通过计算分析得出能较好反映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性的刚性地基地震波输入,与相互作用体系计算结果对比,为考虑成层地基-桩基-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设计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分别做了如下工作:1、回顾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历史、各种研究方法以及本领域的一些主要研究问题,并特别介绍了本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应用。2、主要介绍了野外大比例桩-上-上部框架结构模型试验研究方面的情况,主要包括模型所在场地土动力特性室内实验、野外模型制作以及试验中测点布置、各项动力试验的基本情况等。3、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野外大比例试验模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模型建立的方法以及采用的计算方法的计算思路等数值分析的各个环节。然后对分析模型进行了若干工况的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现场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4、对野外大比例模型试验场地进行自由场地震反应分析以获得刚性地基模型的地表输入,并对自由场地震反应的一些现象和规律作简单分析。5、根据前两章所建模型及计算数据,采用多种工况对刚性地基模型及桩-上部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并比较采用不同地震波输入下刚性地基模型上部结构动力反应的差异,得出能较好反映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性的刚性地基输入,与相互作用体系动力反应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最后改变相互作用体系的一些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对一些规律性的结果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随着隔震耗能技术的发展,隔震技术已经从研究领域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目前大约三十多个国家在积极开展基础隔震应用研究,基础隔震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桥梁和建筑上。在完善应用
在高层建筑结构和建筑的底部,其结构中的剪力墙轴压比较大,致使剪力墙的延性变差,破坏过程有时呈脆性。因此,在高轴压比下,研制抗震性能好的剪力墙是工程界十分关注和亟待解
已有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支承边界受到水平约束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板的极限承载力明显高于未受水平约束板的极限承载力,这种现象称为“薄膜效应”。如何准确考虑薄膜效应对板承
煤炭一直占我国能源的70%以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煤炭开采越来越向深部发展,矿井软岩巷道的支护与维护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能否解决好软岩巷道的支护等
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传统钢框架刚性节点因为节点处焊缝应力集中明显而容易产生脆性破坏。而一种新型节点——梁柱狗骨式节点,通过合理削弱梁截面的方法,使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塑性
土拱是土体不均匀变形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荷载传递形式,对岩土工程中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产生着重要影响。土拱效应及与之相关的土压力计算问题长期以来为工程界所关
地震作用造成的砂土液化会给建筑物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为了估计地震发生时建设场地发生液化的可能性如何,需要对场地进行液化可能性评价。传统的砂土液化评价方法大多数是在宏
降雨入渗时堤坝、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不仅牵涉到饱和—非饱和的渗流规律,而且涉及含水率变化对非饱和土的强度参数的影响作用。本文针对不同的土体性质,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对土
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混凝土结构的疲劳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混凝土结构疲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混凝土材料疲劳力学性能的研究是混凝土结构疲劳研究中一个非
本文对简易桁架浅拱屋架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①总结了以往对拱结构稳定的研究,归纳出桁架浅拱的失稳特点,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分析的方法对简易屋架面内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