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中期以后,日本借助明治维新的成功,开启了建设近代国家的闸门,日本历史自此进入了近代时期。日本作为亚洲的一员,在19世纪同样遭遇了强烈的外来危机,也曾经面临着不同的路线选择。此外,在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日本与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并且迅速地融入了国际社会。日本对于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一方面帮助它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另一方面也为日后走向战争的深渊埋下了伏笔。因此,考察明治时代日本人的对外认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客观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文本分析为基础,考察幕末以及明治时代的对外认识。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选题思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先行研究概况及不足、论文的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正文一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介绍幕末开国时期日本的国际国内环境状况、对外认识的思想类型,围绕“锁国”与“开国”的思想论争,并结合日本文化的特点归纳出该时期日本对外认识的类型特征。第二章以岩仓使节团和启蒙思想家的对外认识为主要内容,对日本文明开化时期的对外认识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揭示了文明开化的思想结构。第三章着首先介绍了明治二十年代的对外认识概况,着重考察了国粹主义者志贺重昂、三宅雪岭、陆羯南的对外认识特征。第四章首先介绍了甲午战争的思想史意义,并且分析了德富苏峰与竹越三叉从平民主义到帝国主义思想的转变,最后集中介绍了高山樗牛的日本主义、浮田和民的伦理的帝国主义,指出二者均为特殊的帝国主义思想形态。 通过对幕末以及明治时代日本对外认识的考察分析,本文对明治时代日本对外认识变化特征归纳总结如下:第一、是对西洋文明的学习、抨击以及利用的过程。第二、是对东亚秩序的挣脱与主导过程。第三、是在“亚洲”与“世界”之间徘徊的过程。近代日本在“亚洲”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日本对于亚洲和世界的认识至今仍然影响着其与亚洲邻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