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应主义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罚的报应主义一直是倍受争议的话题,作为刑罚最古老和最基本的来源和根据,报应主义虽然仍是刑罚的主要目的理念之一,但是在与另一种刑罚目的性原理——目的主义的竞争中已处于下风。报应主义原理和目的主义原理即使处于刑罚一体论的框架内也出现了此消彼长的现象,立法对刑罚预防效果的重视要大于对惩罚的重视。我国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在社会主义的刑罚理论中,惩罚只能作为手段,只有预防才是刑罚的目的。笔者在本文中对报应主义的历史沿革、理论内容及其价值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望使学界能重新认识报应主义在刑罚目的理论中的地位和价值。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报应主义概述。该部分论述了报应主义的概念、报应主义的历史递变和报应主义的理论基础及报应主义的价值。此部分运用历史考察法对报应主义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报应主义之解析。该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对报应主义进行了论述:首先对报应主义的理论前提和归责基础进行了分析,然后系统阐述了报应主义的理论精髓。第三部分:报应主义之实现。该部分论述了报应主义的实现途径,从报应主义在刑法中的形式及其实现两方面说明报应主义在刑罚中的具体体现。第四部分:报应主义立场及刑罚目的之未来融合。该部分先从刑罚的报应主义有存在的价值也有其片面性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然后对目的主义进行概述,最后提出应将报应主义与目的主义相并合,实现一体化的刑罚目的。第五部分:刑罚目的与我国刑法。此部分从对我国刑罚目的的理论分析和立法分析入手,阐述了刑罚目的论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及我国刑罚目的的未来走向。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为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对体育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学校对使用优化理论辅助体育教学上的重视程度也逐步加大。足球教育最优化理论要
期刊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的方式,就村民自治下的村庄治理问题,对豫北地区的晓镇丰村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笔者发现自从实行村民自治这一制度后,村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普通村民的
摆拍,其实从摄影诞生之初便开始了。当时,拍摄一张照片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的曝光,拍摄对象必须摆好姿态、保持一动不动。如今,摆拍常被认为是一种拙劣的造假手段,但若非新闻摄影,恰当地摆拍,让摄影拥有更为巨大的影响力,可以更直接地表达摄影师看世界的方式。  趁下午茶时间漫游一下太空    来自俄罗斯的创意静物摄影师迪娜·别连科(Dina Belenko)喜欢发掘日常生活中平凡物品的神奇故事,普通的咖啡杯和下
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在哲学史上一直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延绵不断。将因果关系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是民法学家们比较一致的观点。侵权责任因果关系有着不同于哲学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