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花岗岩钻采过程中井壁围岩物理力学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ch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传统化石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日趋枯竭,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酸雨和温室效应等)日益严重。清洁高效的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其中深部地热能在成本、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深部地热能开发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可再生的替代能源。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于20世纪70年代设计并实现了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S),该系统通过建立人工循环系统将注入井与生产井连接起来,形成双重系统,旨在提取深部干热岩中储存的热量,热能通过循环流经热裂干热岩的水或其他合适的流体泵送到地表的发电厂进行发电。在地热能钻采过程中,可能向地热储层裂缝注入和循环注入冷水,使得地热储层岩石(高温岩石)温度迅速降低,从而改变储层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而影响地热井井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研究水冷循环热处理花岗岩的物理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钻井过程中和钻井后,岩体往往处于卸荷围压状态,这也会将导致岩石的严重破坏。同时,卸载应力条件也可能导致现有断层的复活、裂缝网络的产生甚至地震事件。因此,了解高温和卸载应力条件对深部岩石的作用机理,对于地热钻采工程的成功实现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主要进行了高温自然冷却后南安(NA)花岗岩热学、可钻性和加卸载力学试验以及高温循环遇水冷却后随州(SZ)花岗岩力学试验,利用SEM和偏光显微镜对高温处理后的花岗岩试样微观结构进行观测,揭示其物理力学性质变化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温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希望能为深部干热岩(Hot dry rock,HDR)钻井井眼稳定性的精确模拟和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全文主体内容共分为六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本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地热资源含义,指出了地热资源尤其是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研究的能源与环境意义,引出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干热花岗岩钻采过程中井壁围岩物理力学现状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给出了本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通过对NA花岗岩进行实时高温下体积、质量和密度,高温自然冷却和遇水冷却后纵波波速测定,得出高温下和高温后NA花岗岩物理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并利用偏光显微镜揭示其随温度变化机理。通过对SZ花岗岩进行高温循环遇水冷却后体积、质量、密度和纵波波速测定,得出高温遇水冷却后SZ花岗岩物理参数随温度和循环次数变化的关系,并利用SEM揭示其随温度和遇水循环次数变化的微观机理。第三章:本章主要进行了高温作用后NA花岗岩热膨胀率、热导率、热扩散率和比热容的测定,分析高温和遇水冷却对花岗岩热学性质的影响,并借助偏光显微镜观察高温作用后NA花岗岩微观变化,以揭示高温作用后NA花岗岩热学性质变化的微观机理。第四章:本章通过对NA花岗岩进行高温自然冷却和遇水冷却后单轴压缩试验和微钻试验,对比分析高温和遇水冷却对NA花岗岩力学特性及可钻性的影响。同时对NA花岗岩进行高温自然冷却后三轴加载和卸载试验,研究高温和围压及应力路径对NA花岗岩力学特征的影响,并利用偏光显微镜揭示其随温度变化机理。通过对SZ花岗岩进行高温循环遇水冷却后单轴压缩试验,得出高温遇水冷却后SZ花岗岩力学特征随温度和循环次数变化的关系,并利用微观手段揭示其随温度和遇水循环次数变化机理。第五章:本章在Lemaitre应变等效性理论损伤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温度对岩石的损伤作用,引入热损伤变量DT,建立未考虑孔隙压密阶段服从正态分布的统计热损伤本构模型,并依据岩石屈服的概念,利用极值法确定模型所需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有效介质理论对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加卸载条件下考虑孔隙压密阶段的高温后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进而以本文高温作用后NA花岗岩加卸载试验所得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第六章:总结了论文研究中得出的主要结论和认识,给出了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并指出了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工作,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和认识:(1)物理性质方面,高温后NA花岗岩体积和比热容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00℃分别增大1.60%和15.46%;而纵波波速、质量、密度、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600℃分别降低73.9%、0.23%、1.80%、30.71%和34.93%。同一温度下,高温下花岗岩物理性质变化量大于高温后物理性质变化量,600℃高温下花岗岩质量、体积和密度变化量分别大于高温后0.09%、2.72%和2.65%。(2)高温自然冷却NA花岗岩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花岗岩的脆性逐渐向塑性转变,600℃且围压分别为20、40和60 MPa时,加载条件下峰值强度分别下降55.4%、58.6%和49.5%,E值分别下降45.9%、39.7%和33.5%。与常规三轴试验结果相比,卸荷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有所降低,卸荷降低了花岗岩的承载力,600℃围压为20、40和60 MPa时,卸载条件下峰值强度分别下降53.9%、59.1%和49.8%,E值分别为40.2%、44.9%和25.4%。(3)高温自然冷却后NA花岗岩试样的薄片显示,高温后花岗岩试样的微裂纹密度和平均宽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600℃时微裂纹密度和平均宽度分别为1.97 mm/mm2和25.16μm,且形成了微裂纹网络。花岗岩高温后物理力学性能的逐渐劣化,主要是由于热微裂纹的演化和各种矿物显微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卸荷作用下不同高温后NA花岗岩力学性质劣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侧向卸荷相当于在岩石侧面产生一个拉应力。400℃可作为花岗岩显著劣化的起始温度,高温和卸荷均对岩石力学性能有劣化的影响,且400℃以上的温度对花岗岩强度和变形性能的影响大于卸载作用。(4)遇水冷却后花岗岩钻孔速率、塑性系数、试样质量损失及磨件质量损失平均值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增长,500℃分别增大89.71%、81.65%、185.58%和57.95%;载荷-压痕深度曲线随温度的变化由脆性向韧性转变。在600℃条件下,在微钻试验和摩擦磨损试验中,花岗岩井壁发生坍塌。花岗岩样品在不同加热和水冷条件下的可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花岗岩可钻性的提高有利于改善EGS钻井施工,同时也会引起HDR地层深井钻井过程中井筒的不稳定性。(5)高温循环遇水却后SZ花岗岩体积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而质量、密度、纵波波速、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经历第1次遇水冷却循环后,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质迅速变化,500℃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降低33.37%和38.82%;当循环次数大于5时,高温遇水循环冷却后花岗岩的物理性力学质变化不明显,之后变化量逐渐趋于平缓,500℃经10、20和30遇水循环后,平均UCS分别下降68.47%、77.64%和78.91%,平均E分别下降76.98%、88.17%和88.42%。通过高温后偏光显微镜图片分析发现高温后花岗岩微裂纹密度和宽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500℃经1、5、10、20、30遇水循环后,微裂纹密度分别为常温下的4.90、5.34、6.07、7.33和9.03倍,这与高温后花岗岩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一致。高温后花岗岩物理性质的变化主要与岩石矿物的变化和微裂纹的扩展有关。(6)单轴压缩条件下,NA花岗岩破坏形态由轴向劈裂向剪切破坏转变,600℃时高温作用后NA花岗岩呈现剪切破坏。常规三轴作用下,高温作用后NA花岗岩整体上呈现剪切破坏,围压对岩石破坏形态影响较小,但整体上使得破坏后的岩石更加破碎。卸荷作用下不同高温后NA花岗岩主要表现为双剪破坏,这是由于侧向卸荷相当于在岩石侧面产生一个拉应力。遇水冷却和循环作用皆对花岗岩的破坏模式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未热损伤的情况下,SZ花岗岩呈现轴向劈裂破坏模式,随温度和循环次数的升高,从轴向劈裂向剪切破坏过渡,且破坏后试样的完整度逐渐降低。(7)将高温后岩石的变形分为孔隙和骨架两部分,建立了考虑孔隙压密阶段的统计热损伤本构模型。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了加卸载条件下高温后NA花岗岩的完整应力-应变曲线,理论曲线与实验数据吻合度较高。考虑孔隙压实阶段特征的损伤-变形模型的理论结果与NA花岗岩在不同温度下的常规压缩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理论可以推导出岩石高温后孔隙部分力学参数以及岩石的正态分布参数,便于工程应用,且正态统计分布与力学参数及岩性无关,对不同岩石具有普适性。
其他文献
银是人类早期就已知并加以利用的贵金属材料之一。在工业领域,银是智能电子、绿色能源(如光伏)和现代通信(如5G)设备的重要材料。在民生领域,其在医疗大健康、可穿戴、首饰行业应用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9年全球银年产量31821吨,工业用银需求占52%。中国白银年开采量为全球的十分之一(3443吨),但仅国内工业用银(3773吨)就已占全球工业用银四分之一,且已超过国内年开采量。作为不可再生
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保障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在新发展阶段仍是我国地质工作的重大任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开展深部矿产资源立体探测技术研究,加强深部找矿、拓展深部“第二找矿空间”,是我国今后资源勘查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众所周知,广西有很多贵重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和放射性等矿产资源,在成因上都与花岗岩类密切相关。目前广西已发
滨海湿地是海陆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带,其自身有着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植被环境,其单位面积碳累积通量比陆地生态系统高数十倍以上,是重要的蓝碳碳汇资源。然而,滨海湿地在地貌单元上通常处于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和人类活动最强烈的地带。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该生态系统碳汇演化方向和程度是碳循环研究的国际科技前沿和重点攻关命题。在滨海湿地环境中,土壤微生物是碳循环的主要驱动者。了解增温背景下滨海湿地微生物群落响应及其对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成因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探讨大陆地壳形成、演化和壳幔相互作用等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关键。造山带是壳幔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也是岩浆活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在造山带中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对造山带中花岗岩的成因详尽的研究对于反演其深部地壳物质组成和性质、岩浆形成机制,以及区域构造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花岗岩及其共生的中基性岩或暗色包体的研究可以揭示其形成过程
罗甸软玉矿产在贫Mg的二叠系四大寨组二段灰岩与硅质岩地层中,其品质优良,接近于新疆和田玉。然而,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宝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等方面,对影响玉矿成矿的地质因素少有涉及,其成矿元素Mg的来源众说纷纭,矿床成因类型仍未确定,成矿机理还有待阐述。本论文对制约成矿的地层化学成分、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开展系统研究,以揭示其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机理,为发现更多优质的罗甸玉矿
晚第四纪以来,全球海平面变化剧烈,大规模的海侵–海退过程在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形成了以海相与陆相交替出现为特征的沉积地层,并记录了丰富的古环境演化信息。目前中国东部陆架及海岸带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大多数研究其时间尺度集中在全新世以来。由于可靠测年数据较少,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地层对比的不足,使全新世以前(尤其是100~40 ka)的地层其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较为薄弱,阻碍了
膜融合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常见的膜融合过程如细胞与细胞融合,受精,胞内运输等。受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敏感性因子附着性的蛋白受体(SNARE)的启发,以脂质体为模型平台,不同类似触发物如DNA,多肽等为驱动力调控脂质体融合。然而,大部分膜融合过程是自发进行且不受控制。因此,建立一种或多种外界刺激物时空可控膜融合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脂质体为模型,结合响应性DNA纳米技术,研究
江西九瑞矿集区地处扬子板块北缘,大别造山带以南,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该矿集区赋存于石炭纪地层中层状矿体的成因仍存诸多争议,是否存在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选择位于矿集区东南端发育层控矽卡岩型矿体和层状含铜黄铁矿矿体的金鸡窝铜矿床,进行矿区地质学、岩体地质学、矿床地质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系统研究,重点探讨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元素赋存状态、同位素组成特征、成矿
近些年来,大自然中许多具有特殊润湿性的生物被广泛地研究报道,其中包括自清洁超疏水性的荷叶和高粘附力超疏水性的玫瑰花瓣。作为一种特殊的润湿性能,仿生超疏水材料因其独特的功能受到了广大科学家的关注。然而,超疏水材料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因其表面的强斥水性,往往很难在其表面进行深层次的功能化修饰,不利于超疏水表面应用的拓展;其次,超疏水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极其不稳定,如何保证表面机械化学稳定性是其
华南大陆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接地带,西倚青藏高原,北以秦岭-大别造山带为界,东南濒临西太平洋,呈现出一幅内陆到陆缘及沟、弧、盆系列的地貌景观。在早前寒武纪多块体构造复杂演化的基础上,华南大陆自中、新元古代以来长期处于全球超大陆聚散与南北大陆离散拼合的交接转换地带,遭受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以及青藏高原和印澳板块的北向差异运动的夹持,形成了不同板块构造围限作用下的独特大陆构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