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跨国兼并活动愈加频繁,各国对于一套适合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且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包括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必将对我国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等质量特征产生重大的影响.
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都是不同的价值计量属性.在选择一种价值的计量属性时,我们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而采用该种计量属性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要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而一般的普遍看法是,历史成本计量相对于公允价值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而公允价值计量则相对具备更高的相关性.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利率和汇率的放开,金融业的竞争加剧,促生了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而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诞生,一系列的问题也接踵而来.美国有2000多家银行因为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招致巨大损失而陷入财务危机之前,往往还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因此,许多投资者认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不仅没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反而误导了投资者的判断.在此背景下,1990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查德·C·布雷登首次正式提出应该对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进行确认计量,由此揭开了对公允价值的广泛、深入的研究.
而目前关于财务报告是使用历史成本还是公允价值的争论,最初是由于资产报废的实务而产生的.20世纪20年代以及30年代早期,在美国,公司将资产的价值调高或调低以重估资产目前的价值是非常普遍的做法(Fabricant1938),SEC于1934年成立之后,通过发布缺陷书来非正规地要求登记者对资产重估提供额外信息,以遏制上述该种行为.由于这一要求经常在登记过程中导致耽搁和浪费,大部分公司只是简单地将资产的历史成本上报(Walker 1992).到了1940年,很少有公司重估资产,但是一些公司在补充说明中会披露一些资产、厂房和设备的价值重估(Walker 1992).
到目前为止,关于公允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美国,这与美国的市场比较完善,数据的获得比较方便容易有很大的关系.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不仅仅限于美国的上市公司,其他国家也有相关的研究.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文献主要分为针对非金融资产和针对金融工具两大类别.在FASB关于金融工具的相关准则出台之前,公允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金融资产,并且实证结果的差异比较大.自SFAS107发布以来,大量的公允价值相关性文献开始集中于金融工具.由于银行在经营上具有同质性,而且具有大致类似的投资行为.为了去除截面样本差异的影响,研究多选取银行为样本.
但是目前我国国内的公允价值方面的实证研究文献十分匮乏,大多数研究文献都集中在规范分析,对公允价值进行理论上的阐述,而缺乏对中国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本文介绍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以及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回顾了国外(尤其是美国)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文献,从理论上分析比较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特点,分析了两者在不同情况下的优劣势,并且通过中国深证B股55支股票2000年至2006年连续7年的公开财务信息以及市场数据,采用混合OLS模型和面板数据,研究市场对于披露的公允价值的反映,从实证研究出发,讨论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之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增量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通过实证回归分析,发现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具有显著的增量会计信息相关性.这说明,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扩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范围具备现实意义,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