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手术切除、肝移植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术后仍有约70%的患者存在复发转移,原因是手术前即存在未检出的微转移灶,而微转移灶的肿瘤细胞长期处于免疫抑制未被发现。因此,早期发现外周血的肝癌细胞不仅对判断肝癌的转移、复发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指导临床治疗亦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具有高敏感性RT-PC已经被用于实体瘤微转移的检测。甲胎蛋白是肝细胞癌微转移检测常见的标志物,但是其敏感性只有39%-64%,特异性为76%-91%,而且正常肝细胞、肝炎和肝硬化等非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也可能检出甲胎蛋白,故对于其在微转移检测中的意义存在争议。另外,由于肿瘤细胞存在基因异质性,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基因表达可能不一致,因此单标志物检测肝细胞癌微转移容易出现假阴性。GPC3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肝癌细胞特异性的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率显著升高,在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不表达,在非肝癌组织基本无表达,是目前发现的在AFP阴性肝癌中表达率最高的基因。该特性使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理想的肝癌分子标记物。鉴于以上肝细胞癌微转移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推测:采用AFP和GPC3多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微转移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在围手术期联合检测了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和GPC3mRNA,以评价多标志物联合检测肝细胞癌微转移的可行性和早期发现肝癌患者的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四组病例及健康志愿者:A组:39例,组织学证实为肝细胞癌;B组:19例,组织学证实为肝炎和肝硬化;C组:10例,组织学证实为肝血管瘤;D组:10例,组织学证实为转移性肝癌;E组;19例,为健康志愿者。运用巢式RT-PCR技术分别于术前、术后7天检测各组外周血中AFPmRNA和GPC3mRNA的表达,并随访19例行肝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3-10个月。结果:1.术前外周血微转移检测39例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标本中,AFPmRNA、GPC3mRNA的检出率分别为53.8%(21/39)、61.3%(24/39)。AFPmRNA及GPC3mRNA的检出率和TNM分期、远处转移临床参数密切相关。另外,当肝癌直径大于5cm、多结节、伴门静脉癌栓,AFPm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