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进行主体功能区划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内容。论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足迹理论、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借鉴,论文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特点等进行了相对明确的界定,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包含了资源、环境要素的综合承载力概念。其中,承载体、承载对象和承载率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论文还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通过层层分解,确定了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经济资源指标来代表资源类指标(含自然资源类和社会资源类),大气环境、水环境、固体废物环境指标来代表环境类指标,并籍由此最终确定了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论文还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方法,最终从简易性、科学性、准确性的角度出发,选取矢量投影法作为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数学模型,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到计算过程中,得出了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一个数学结果,并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与验证。论文结构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交待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与内容,以及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二部分提出了研究的基本范畴,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辨析以及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的资源和环境状况;第四部分通过选定评价指标和计量模型计算了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并用定性的方式对其进行了验证分析;第五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西部地区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