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房颤动(房颤)的导管消融是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研究焦点,随着电生理技术的改进,手术方式从原先的节段性肺静脉隔离术(SPVI)已经发展到左房线性消融术(CPVA),作为一种有创性治疗方法,导管消融对于左心房(左房)功能的最终影响尚不清楚,目前尚无数据显示接受两种术式的患者长期随访后左房功能的情况。本研究应用心脏超声观察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消融术式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结构和收缩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射频消融的不同术式对左房功能的长期影响。目的:探讨不同的射频消融术式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功能的远期效应。方法:6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别接受SPVI术(n=27)和CPVA术(n=38),术后平均随访14.9±5.5个月(6~27个月),应用心脏超声观察消融成功者手术前、后左房大小和收缩功能的变化,采用M型超声引导下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房前后径,二维超声心尖四腔切面测量左房上下径和左右径;多普勒超声下将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瓣尖获得二尖瓣血流频谱图,测量E波、A波峰速度及其速度时间积分(V_E、E-VTI、V_A和A-VTI),计算E/A比值、左房充盈分数(AFF)和左房射血力(AEF);定量组织速度模式下测量心尖四腔、二腔和长轴切面二尖瓣环近心房处舒张晚期运动速度的平均值(Va)。结果:①SPVI组的27例患者中18例消融成功(66.7%),CPVA组的38例患者中28例消融成功(73.7%)。②两组中消融成功者术前左房大小相似,至随访末期左房内径较术前减小(SPVI组P<0.05,CPVA组P<0.01),而两组间无差别。③两组中消融成功者,组间比较多普勒血流指标无差别,而组内比较结果不同:V_A和A-VTI都比术前升高(P<0.05),SPVI组AFF比术前增加(P<0.05),CPVA组AEF和AFF与术前比较无差别,提示术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使得左房整体收缩功能恢复并有好转;术后两组患者Va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组高于后组,提示CPVA组左房局部收缩功能降低。结论:①导管消融是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的方法。②导管消融治疗成功者左房结构重构可以逆转,收缩功能好转。③导管消融术后长期随访显示CPVA组患者左房局部的收缩功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