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元凶”是病毒。其临床症状轻重程度不同,轻度病毒性心肌炎可无症状或表现为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或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或治疗不彻底,易再复发或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抗病毒、营养心肌以及对症治疗等综合措施。随着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在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获得了较为肯定的临床疗效。目的:以双参益心方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并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联合疗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河北省中医院儿科的门诊患儿为研究对象,将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西医诊断标准,病情属于轻、中型,中医辨证为气阴亏虚型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营养心肌及抗氧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双参益心方口服(采用免煎颗粒制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疗程均为30天。各组于治疗前后观察患儿症状、体征积分、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改善情况,运用统计学比较分析,用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总疗效结果比较治疗组30例患儿中,痊愈1例,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0例患儿中,痊愈0例,显效3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经Ridit分析,两组之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1)总积分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治疗组及对照组患儿证候总积分在治疗前后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单纯西药口服与联合中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均有疗效,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2)单项证候积分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分数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心悸、倦怠乏力、头晕方面,两组之间的积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胸闷、多汗以及寐差方面,两组之间的积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单纯西药口服和联合中药治疗均可缓解患儿心悸、胸闷、倦怠乏力、多汗、头晕、寐差等方面的症状,而治疗组对于改善患儿胸闷、多汗以及寐差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心肌酶谱的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酶谱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单纯西药口服与联合中药治疗均可降低患儿心肌酶谱的指标,而治疗组更有益于患儿心肌酶谱恢复正常。4心电图的比较经Ridit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心电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均较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单纯西药口服与联合中药治疗均可使患儿心电图得到改善,而治疗组更有益于患儿心电图恢复正常。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生命体征正常,血、尿、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自拟双参益心方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在改善临床总疗效、中医症候总积分、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方面作用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表明中药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更有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且所选用的中药成分无明显毒副作用,价格低廉,是临床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