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克思主义的论坛之中,加入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使得马克思主义的讨论更加丰富多彩。后现在主义的理论基石之一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形成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分支。本文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辩证理性批判》进行解读,力争比较全面的论述在其作者萨特的眼中,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人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用存在主义哲学中的“存在”第一性原理,即以人的存在为真实存在,以补充或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的学说。而人的存在,不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而是主观性的存在或自我意识的存在。人的存在是偶然的,人是一个不断否定自身、不断自由选择、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在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角度开来,一个人的生活不过是一种设计,这种设计是毫无束缚、绝对自由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认知植根于存在主义哲学,在他存在主义哲学或文学著作中,其以哲学家深刻的语言,为人的存在做出定义、寻找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并且反应出人们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生活状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制度化社会分工所割离;人在充斥铜臭的世界中,沦为资本的傀儡;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陷于孤独、压抑、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人已经被完全异化的状况下,萨特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并且在自己哲学信仰——存在主义的基础上,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展望。根本的说,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辩证理性批判》,是一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政治诉求的书籍。其中的理论基础,比如关于人的定义、人的存在状态、人与人的交互模式等等,完全植根于《存在与虚无》中的哲学元素。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中,讴歌了一种社会存在状态,即“融合的集团”,他用进攻巴士底狱的人群作为例证,集团中每个人的自由和集团共同的自由是完全同一的,每个人的自由在这样的集团中都得有最大的保护和发扬。在进攻途中,人性得到最大的表现,完全扬弃了异化,人与人之间以最真诚的态度面对。这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理论唯一相似的地方。可以想象,这种人性自由、解放极尽表现的状态,只能在短暂时间中,也就是在人们的共同反抗过程中,如果进攻成功或者失败之后,人们的诉求将向不同方向转换,“融合的集团”也随之瓦解,人们不得不又一次沉沦于异化当中。在萨特的思想里,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只能寄托于刹那间人性的狂欢,以至于他最终也承认自己本质上是个无政府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