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同作为宋代著名的艺术家,其艺术作品水平和艺术造诣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本文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整理,从创作实践和创作理论两个方面对文同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进行研究。文同年少有志于学,在诗文书画方面皆有所长,后入仕为官,为官初期壮志在心,其艺术作品中多是表现想要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中后期则由于仕途不顺且当时政治局面复杂,文同选择远离复杂的官场,而寄情于山水与书画,将所有的愁闷都抒发在诗文诗画中,在期间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他们互相影响互相鼓励,也使文同的创作思想逐渐发生改变。文同在诗、赋、书、画各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成就,同时还精通音律与围棋,而这些艺术修养也让他的作品中有了更多的内涵和意蕴。文同在绘画上的成就也是显著,他的墨竹画枯木画和人物画方面造诣颇深,遗憾的是,他的人物画作都未流传下来。墨竹画的创作作为文同最明显的艺术特点,其中不仅有着文同对前人墨竹画技法的总结和继承,更多的是加入了他自身的创新。他在前人画竹追求写真的基础上,加上了水墨写意的方式,让墨竹画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领域。另一方面,他还将书法笔意与绘画技术相结合,用草书的笔法来勾勒竹子的枝叶。这些墨竹画法也同时影响了同时期和后世的许多艺术家。文同在我国绘画史上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在创作过程中对诗画结合的推动。由于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他在绘画实践中开创了诗画结合、以诗入画的创作方法,同时两者还可以互换除去独有的墨竹画法外,文同在艺术理论上也是有着自己的成就的。"成竹于胸"是他在与苏轼的交游中提出,之后被苏轼记录并以书面的形式表述出来。他与苏轼在艺术上的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轼的艺术理论的提出,例如苏轼的"得于象外"、"诗画一律"这些理论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文同绘画作品或艺术思想的启示而来的,其中尤以"成竹于胸"最为著名,运用也最为广泛。不只在中国,文同在日本和韩国也是备受推崇的画家,但是相较于日本对于文同的过分崇拜,韩国则对其的地位更加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