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评价中心型站点地区街道步行空间品质,探讨中心型站点的地区街道步行空间的突出特点和组织要点,本文总结了中心型现状站点街道步行空间品质优化思路。在评价体系构建阶段,研究通过德尔菲法对48位专家进行多次调查,形成中心型地铁站点地区街道步行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在体系实证研究阶段,在对于客观指标采用实地调研、地图标记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对于主观指标采用语义差异问卷发放并收集了180份有效问卷;在数据分析阶段,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处理数据并形成最终结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后期研究中提出中心型地铁站点周边城市街道空间品质优化的方向,促进发挥轨道站点的区域带动作用,提升站点周边城市街道空间的使用效率,创造出宜人的城市步行环境。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主要部分:一,提出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论文通过对地铁站点地区发展的背景分析及文献研究,总结了地铁站点地区的步行空间营造对于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研究路径及研究框架。二,文献综述。一是通过中心型地铁站点地区街道步行空间研究现状总结现今有关中心型站点地区街道步行空间代表理论、工具和方法思路;二是地铁站点地区空间相关理论、街道空间研究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大城市街道设计导则比较研究,初步总结中心型地铁站点地区街道步行空间特点及其空间品质影响要素;三是通过方法研究形成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空间评价思路。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这部分主要提出中心型地铁站点地区街道步行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法和数理统计的方式对评价指标初步成果进行样本分析,得到有23个评价因子组成的中心型地铁站点地区街道步行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四,实证研究。这部分通过运用中心型地铁站点地区街道步行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以成都地铁1号线天府三街站为例,结合语义差异法、实地调研、地图标记和访谈的方式收集并分析数据,探索其街道步行空间现状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研究结论及优化建议。这部分总结了显著的研究发现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街道步行空间品质优化策略。在建设地铁交通和营造站点地区街道步行空间的过程中,成都的一些做法值得学习,例如自行车道的划定、小尺度街区空间组织、临街混合功能组织、立体空间和商业服务结合等等。但是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方面,主要在以下几点:在步行空间功能性优化上,参考美国完整街道理论,通过加强自行车系统、行人设施建设增强地区交通功能。同时提出通过竖向扩展活力界面和增加立体空间,实现商业服务功能规模和活力氛围的强化;在步行空间舒适度优化上,进一步加强小尺度街区建设,实现及街道步行空间整体化设计,通过空间设施设置减小天府大道的边缘效应;在步行空间安全性优化上,主要围绕街道界面开放性和空间开放性两个方面,在提升空间安全度的同时,也能有效增强空间活力。通过研究发现,本次指标体系能够有效的分析中心型轨道站点交通街道步行空间的组织特点和使用状况,对已建成的地铁站点地区街道步行空间提供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