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初,国产相机工业在公私合营中联合社会力量建立起来,又在大跃进运动的激发下加快了研发。国产相机的技术由零起步,实现了整机生产和一定规模的产业化。这些因素促进了国产相机产业的第一次兴起。改革开放前,政府调控全国照相机行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相机工业的布局和生产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状况在前期促进了相机工业的繁荣,在后期却慢慢积累下了臃肿的机构。这时市场对企业发展还没有很大的影响。文革结束后,国产相机供不应求,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国家环境趋于稳定,市场环境有所改变,消费者也随之增多。但1982年左右市场再次发生变化,以前的机型已不适应需求,国产相机产品随之滞销。国家在八十年代初号召相机行业进行质量和管理的整顿,中后期又号召引进技术与生产线并向公司制方向转变。这使得国产相机在八十年代末再次兴盛。但企业在引进技术时只引进了中低端技术,且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有浮躁心态和盲目追求利润心理,致使国产相机在遭遇水货冲击时惨遭沉重打击。步入九十年代,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政府也慢慢退出了照相机市场。很多国产相机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已经转变为国外品牌的加工厂,还有一些转产其他。国产相机品牌几乎只剩下海鸥与凤凰。他们接着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首先分流富余的职工,重视销售部门,改革权责制度和经营方式;其次把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分离出去。企业因此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简单。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引进的新技术,在电子技术上已经取得些微进步。这促使了他们在九十年代末的最后繁荣。进入21世纪,中国市场成为各个国际品牌的竞争场所,国产相机企业因为巨大的技术差距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