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多种红霉素衍生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红霉素A硫氰酸盐(硫氰酸红霉素A)作为合成红霉素衍生药物的基础原料,其需求量日益增加。硫氰酸红霉素A的纯度直接影响着后续合成反应的收率及红霉素衍生药物的质量,所以,对硫氰酸红霉素A的纯度要求较高。随着高产基因工程菌的使用,红霉素发酵液的效价得到显著提高,大大提高了硫氰酸红霉素A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了能耗,但与此同时,抗菌活性低且毒性较大的红霉素C的含量也大大增加。因此,对硫氰酸红霉素A的分离纯化工艺提出的新的要求,即需要有效地分离红霉素C。然而,现有的工业化分离纯化工艺主要采用溶剂萃取法,由于其对红霉素组分的分离无特异性,难以高效地分离红霉素C。本文围绕红霉素A与红霉素C分离的基础数据研究和分离工艺研究两方面展开工作。本文先使用大孔吸附树脂SP825作为吸附剂,通过调整溶液极性以提高红霉素A的吸附选择性,并系统研究了红霉素A与红霉素C的间歇竞争吸附相平衡行为,以及在固定床上的吸附传质动力学过程。在此研究基础上,以绿色、经济、可规模化生产为理念,提出了一条以迎头色谱法为主,磷酸盐缓冲溶液洗涤洗脱液为辅的适宜于从红霉素C杂质含量较高的红霉素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红霉素A并得到硫氰酸红霉素A的工艺路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提高红霉素A与红霉素C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分离效果为目标,通过调节溶液极性,优选出较佳溶剂为含3%(v/v)乙酸乙酯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分别采用洗涤层析法和迎头色谱法研究了分离红霉素A与红霉素C的过程,结果表明迎头色谱法比洗涤层析法更适合应用于工业生产。(2)通过间歇吸附平衡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溶液极性下,红霉素A与红霉素C在大孔树脂SP825上吸附等温线。采用竞争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平衡数据,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红霉素A与红霉素C在SP825上的竞争吸附相平衡关系。用所得的模型参数计算了红霉素A的吸附选择系数及红霉素A与红霉素C的部分吸附热力学参数。(3)通过固定床吸附实验,分别考察了进料浓度和流速对红霉素A与红霉素C在SP825固定床内穿透行为的影响,并建立综合考虑了轴向扩散、液膜扩散及孔内扩散影响的通用速率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实验穿透曲线。利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轴向扩散系数及红霉素A与红霉素C各自的液膜扩散系数和孔内扩散系数对红霉素A与红霉素C在SP825固定床内穿透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扩散和孔内扩散对红霉素A与红霉素C在SP825固定床内的吸附影响较大,而液膜扩散影响则较小。(4)提出了由大孔树脂迎头色谱法分离红霉素A和红霉素C-洗涤杂质-洗脱红霉素A、洗涤洗脱液中的红霉素C、反应结晶成盐等步骤组成的从红霉素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红霉素A并得到硫氰酸红霉素A的新工艺方法。此工艺的特点为:采用迎头色谱法及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洗涤洗脱液共同强化对红霉素C的分离。将此工艺得到的硫氰酸红霉素A中红霉素A与红霉素C的含量与溶剂萃取结合盐沉淀法对比可知,此工艺更能有效分离红霉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