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s)影像学(CT及MRI)特征,探讨不同影像学征象与其生物学危险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患者临床、病理、CT资料及2007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患者临床、病理及MRI资料。所有患者通过手术取得标本,通过对标本的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病理学诊断,将GISTs分为极低、低、中及高危险度,因为极低危险度病人数少,因而将其归为低危险度。(1)CT资料:148例经CT检查的GISTs中,男65例,女83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59岁。采用64排肿瘤CT或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加增强CT扫描,扫描后将所有图像传入PACS工作站,进行薄层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多平面重组分析,分析GISTs的CT征象,包括肿瘤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强化程度、是否含有囊变坏死、溃疡、钙化、转移及腹水。对患者CT征象与其危险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不同危险度肿瘤的大小采用方差分析,有意义者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其他CT征象与各危险度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有意义者进行两两比较。(2)MRI资料:43例经MRI检查的GISTs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7岁。采用GE 1.5T MRI进行扫描,采集T1WI同反相位、脂肪抑制T2WI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分析GISTs的MRI征象,包括肿瘤平均ADC值、最小ADC值、信号强度及强化曲线。对患者MRI征象与其危险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不同危险度肿瘤的平均ADC值、最小ADC值采用方差分析,有意义者两两比较用t检验。肿瘤的信号强度和强化曲线与各危险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结果:(1)CT检查结果:本组来源于胃112例,小肠33例,直肠3例。肿块大小不一,低危险度间质瘤最大直径5.0 cm,最小者约0.8 cm,平均直径2.3±0.9cm;中危险度间质瘤最大直径10.0 cm,最小者约2.5 cm,平均直径5.2±1.9 cm;高危险度间质瘤最大直径约25.0 cm,最小者约2.8 cm,平均直径10.3±4.8 cm。77例肿瘤形态规则,71例形态不规则多呈分叶状。100例肿瘤边界清楚,48例边界模糊。48例呈腔内型生长,55例呈腔内外型生长,45例呈腔外型生长。GISTs多为富血供肿瘤,135例患者肿瘤可见中度、明显强化;91例患者肿瘤呈不均匀强化,57例患者肿瘤呈均匀强化。74例患者肿瘤内部可见无强化低密度囊变坏死区。37例肿瘤表面可见浅表型、裂隙状或深大溃疡;26例患者肿瘤内可见斑点状钙化。腹膜转移6例;肝转移6例,其中2例伴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1例。腹腔积液5例。根据不同危险度GISTs的MSCT表现,统计结果得出不同危险度GISTs在肿瘤的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囊变坏死、溃疡、转移及腹腔积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强化程度及肿瘤内有无钙化与其生物学危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险度GISTs直径小,更易发生于胃,病变形态规则,边界清楚,主要向腔内或腔外生长,增强扫描后多呈均匀强化,囊变坏死、溃疡及转移少见;随着肿瘤危险度级别增高,肿瘤易发生于小肠、直径大、多表现为不规则形,边界多不清楚,主要向腔外或腔内外生长,增强扫描后多呈不均匀强化,肿瘤内囊变坏死、溃疡及转移亦多见。(2)MRI检查结果:43例GISTs于DWI上均呈高信号。随着肿瘤危险度增高,ADC值减低,肿瘤在T1WI及T2WI信号不均。统计结果表示肿瘤的平均ADC值及信号强度在其危险度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表示最小ADC值和肿瘤的强化曲线在其生物学危险度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低危险度GISTs:易发生于胃、肿瘤直径小(<5cm)、形态规则、界清、向腔内或腔外单向生长,于MRI上信号均匀,平均ADC值高,增强扫描均匀强化,不易发生囊变坏死、溃疡、转移及腹水;(2)中危险度GISTs:界于低危与高危之间,多种影像学征象与低危与高危重叠;(3)高危险度GISTs:倾向发生于小肠、肿瘤直径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向腔外或腔内外生长,于MRI上信号不均匀,平均ADC低,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易发生囊变坏死、溃疡、转移及腹水;(4)两种方法比较:CT检查空间分辨率高,对钙化敏感,对肿瘤的生长方式及是否含有溃疡显示好,对肿瘤是否含有囊变坏死及出血敏感性差;MRI检查多参数、多序列成像,对瘤内囊变坏死、出血情况诊断价值高;但MRI扫描速度慢,图像质量受运动伪影影像,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