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作为天气气候的一种重要指标,在地球气候系统的辐射能量收支和大气水气循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宏观特征(如云量、云高、云厚、云水含量等)的变化,都能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本文利用ISCCP(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1990-2009年云量、云水含量、云顶温度等卫星产品,结合地基观测得到的温度、降水、相对湿度资料,研究西北地区云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西北地区云水含量20年来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点;EOF分析得出的前六个特征向量累计方差贡献达87.87%,其中前三个特征向量分别反映出云水路径20年平均一致性、“东正西负”和“北正南负”的不同变化特征;西北地区云水路径存在多重时间尺度嵌套现象,其中4年、7年周期尤为显著;全区平均总云量为57.1%,平均月变化在42%-68%之间;高云量等值线呈东西走向,具有显著的南北差异;中云量季节差异不大,相对高值区与相对低值区位置基本不变;低云量分布于高云量分布情况类似,但是北部大于南部;高低云量年变化显著,而中云量年变化较小,全年维持在24%左右;全区总云量下降速率约为0.04%·a-1;高云量20年平均为增加趋势,增加率为0.07%·a-1;中云量与高云量变化趋势相反,速度为-0.04%·a-1;低云量年波动频繁,总体趋势为微弱增加趋势。整个西北地区,云顶温度北疆低于南疆,山区低于沙漠;新疆中西部云顶温度为降低趋势,最大降低幅度位于北疆中哈边境,总体上北疆的降低幅度大于南疆;西北地区其他地区均为增加趋势,且有多个高值中心;相对云顶温度可以反映出云顶温度年际变化特征,其变化与纬度有关。西北地区6站点气温与比湿年变化对应关系很好。除玉树与门源站外,其余4站云水路径与气温、比湿的相关性都不显著;总云量与气温、比湿的相关性要优于云水路径;乌鲁木齐、敦煌相对云顶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高,而其余四站点比湿对相对云顶温度的影响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