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集约程度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既要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韶山既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也是享誉中外的红色旅游胜地。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重点城市,2016年,湖南省“两型”管委会确立了以韶山为突破口,作为湖南省唯一试点进行绿色GDP评价改革。故此,对韶山市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科学把握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发展特点及现存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城镇化、生态环境和耦合协调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梳理了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然后介绍了韶山市概况及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现状。其次,定性分析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构建了测度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及韶山市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模型;再次,应用韶山市2010-2016年的数据,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测度城镇化水平及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运用耦合度模型量化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以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其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的情况。最后以湘潭市其他区县(市)为参照,横向对比韶山市的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研究表明,韶山市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趋向优化发展;韶山市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交互耦合,围绕协调上下波动;在湘潭市内,韶山市的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最为协调,但是城镇化发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影响韶山市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的原因有:韶山市的空间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建设用地方式较为粗放;推进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财政压力大;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生活有障碍;经济总量的绝对值不大,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地域面积狭小,发展空间有限。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韶山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为: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据此提出以下对策: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多种方式筹集城镇化建设资金;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提升红色旅游产业;引进先进人才,提高就业;引导社会共同参与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