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othelin在大鼠胰岛结构形成和重塑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olence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研究了大鼠胰腺不同发育阶段(胚胎(E)12.5,E15.5,E1 8.5,新生和成年)的基因表达谱,经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发现,许多已经报道过的参与胰岛细胞发育和分化的基因例如:Pdx1、Ngn3、Pax4等在E12.5或E15.5高表达,这与以往的报道相一致;而与胰岛功能相关的基因在E18.5相对高表达,这与胚胎发育后期胰岛功能趋于完善和成熟的发育过程相符;而典型的胰岛结构是胰岛发挥正常生物学功能的基础,这个时期也正是胰岛细胞迁移、聚集形成典型胰岛结构的关键阶段,我们检测到一些参与细胞迁移的黏附分子在E18.5高表达,其中有些基因是已经报道过的参与胰岛细胞的迁移和黏附,而有些基因在胰腺发育过程中尚未见报道,例如黏附分子Mesothelin,本研究从核酸和蛋白两个方面对Mesothelin基因在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和定位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该基因在胰腺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 运用RT-PCR技术进一步验证Mesothelin基因在大鼠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mRNA表达水平:在E15.5表达量很低,至E18.5明显升高,到生后14天(P14)表达量达到高峰,然后下降,至成年表达量较低。 这与基因芯片中检测到的Mesothelin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Westernblot检测Mesothelin蛋白在大鼠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丰度,发现蛋白的表达趋势与mRNA的表达趋势完全相同。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进行定位研究发现,Mesothelin既与Insulin共表达于胰岛β细胞,又与Vimentin共表达于间充质细胞。最后我们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Mesothelin上游基因Wnt-5a在胰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其表达趋势与Mesothelin的表达趋势相反。 实验结果显示,Mesothelin高表达的时期与胰岛结构形成和重塑的发育阶段正好相符,而且定位于内分泌细胞,因此,我们推测黏附分子Mesothelin可能调控胰腺胚胎发育后期胰岛细胞的迁移、聚集、黏附及胰岛结构的形成,并参与出生后胰岛结构重塑的过程,其作用的发挥可能受上游因子Wnt-5a的调控,同时表达Mesothelin的胰腺间充质细胞可能是内分泌细胞的一个新的来源。
其他文献
日本白鲫和德国镜鲤远缘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在湖南湘阴望滨渔场连年鱼苗制种和饲养过程中,都表现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群体离散度小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本实验利用随机扩
前言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窦性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时间差异,HRV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常用的指标有SDNN和rMSSD等
LIR1的同源基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LIR1最初的命名是因为光能诱导该基因的转录活性,但是它的生理学功能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我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体内OsLIR1是
白杨素即5,7—二氢黄酮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黄酮,许多植物例如西番莲都富含这种黄酮。尽管研究人员对白杨素进行了广泛和细致的行为学和药理学研究,但是对于其痛觉作用的研究还是少见报道。因此通过小鼠甩尾和热板实验,我们对白杨素的痛觉活性进行研究。在小鼠热甩尾实验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白杨素(10,25,50,75,100 mg/kg)时间和剂量依赖的引起小鼠热甩尾潜伏期的明显降低,表现出痛觉敏感作用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选育高产环孢菌素的镰刀菌菌株,提高这种产生重要免疫抑制剂工业菌株的经济效益;研究低产和高产菌株遗传特性的差异,了解镰刀菌环孢菌素生物合成机制。 本文
学位
侧根发生发育是植物根系构型建成的关键,对于增强植物水分与养分的吸收,固着支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EMS诱变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水稻高温敏感无侧根突变体(hts2),对该
目的:筛查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CYP1B1基因的突变,为今后能从基因水平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序贯收集2007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眼科住院及门诊复诊的确诊原发性
DNase B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AS)的一种分泌蛋白,序列高度保守,几乎存在于所有GAS中,Anti-DNase B检测可作为GAS感染引起的疾病的最佳诊断检测方法。然而DNase B的纯化工艺复
内吗啡肽1(Tyr-Pro-Trp-Phe-NH_2,EM-1)和内吗啡2(Tyr-Pro-Phe-Phe,EM-2)是近年来发现的人体内生的,高选择性,高激动的μ-阿片受体的激动剂。它们具有最小阿片肽结构单元,并且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但又有酶解稳定性不好,不易穿过血脑屏障的缺点,因此人们多以EMs为模板来设计新的类似物。但其结构柔性以及并未明确的构效关系,也大大阻碍了以其结构为模板的痛觉调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