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FSWs群体的人格特质特点及与接受意愿的关系,探索人格特质对PrEP接受意愿这一行为的影响,为PrEP在人群中宣传推广,以及AIDS的预防奠定基础。方法:调查对象:通过同伴介绍以滚雪球抽样方法获得中国西部地区重庆、四川、新疆、广西四个省市的FSWs1613例。调查方法: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组设计的定量问卷调查表,采用调查员协助下的自填问卷方式实施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AIDS知信行因素、AIDS预防措施的知识、态度、使用意愿,以及人格心理特质。其中人格特质的测量是基于卡氏人格因素量表(16PF)的16种人格特质中选择4种人格特质进行测量,共40道题。这四种人格特质为:乐群性、敏感性、怀疑性、自律性资料分析:一般情况和PrEP接受意愿采用描述性分析;人格特质在不同群体中的比较采用t检验,人格特质与PrEP接受意愿的关联采用关联性分析;PrEP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AIDS知信行、预防措施因素与人格特质的关联是先对AIDS知信行、预防措施因素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然后将公因子的因子得分与人格特质进行秩相关分析和秩和检验;人格特质对PrEP接受意愿的影响分析是基于AIDS知信行、预防措施因素与人格特质存在关联性,掩盖了人格特质对PrEP接受意愿的影响,故不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仅对社会经济学特征和人格特质两类自变量与因变量PrEP接受意愿建立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调查对象共1613例FSWs,其中1112人(69.03%)表示愿意接受PrEP,875人(65.54%)表示能坚持采用PrEP。FSW对PrEP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效果”(81.65%)、“安全”(82.11%)、“费用”(51.48%)这三方面,而不愿接受PrEP的原因则主要集中在“没有感染AIDS的风险”(53.40%)、“担心药物的副作用”(58.58%)、“怀疑药物的效果”(31.39%)这三方面。2.人格特质:FSWs四类人格特质与全国正常成人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表现为FSW乐群性因子、敏感性因子得分高于正常人,怀疑性因子、自律性因子得分低于正常人;愿意接受PrEP的人群较不愿意接受PrEP的人群四类人格特质的得分均更高;愿意接受PrEP的FSW在乐群性、敏感性这两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而在怀疑性和自律性这两个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FSW人群的乐群性、敏感性和自律性因子均与PrEP的接受意愿有正相关关联。3.PrEP接受意愿影响因素:自律性和AIDS知信行、预防措施因素(对待艾滋病人的态度、AIDS免费咨询、性病症状、是否和不用安全套的人发生性关系、对使用安全套的态度、是否听说过阴道杀微生物剂、是否听说过暴露后预防措施、是否支持PrEP在高危群体中的推广、是否鼓励和建议他人采用PrEP)为中国西部地区FSWs对PrEP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4.人格特质与AIDS知信行、干预措施因素的关联:AIDS知信行、干预措施因素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4个共性因子:“干预意识因子”、“危机判断因子”、“干预知识因子”、“干预行为因子”。spearman秩相关结果显示乐群性因子与“干预意识因子”呈弱的正相关,敏感性特质与“干预意识因子”、“危机判断因子”、“干预行为因子”呈弱的正相关。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等级乐群性的FSWs“干预意识”不同,不同等级敏感性的FSWs“干预意识”、“危机判断”都不同。5.人格特质对PrEP接受意愿的影响:基于AIDS知信行、预防措施因素与人格特质存在关联性,掩盖了人格特质对PrEP接受意愿的影响,故不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将自变量保留为人格特质与FSWs社会经济学特征,因变量为PrEP接受意愿,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敏感性、自律性、年龄、户籍因素为PrEP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1. FSW较我国正常成人而言,表现出了更为外向热情和乐群,对待事物敏感性高;易于与人相处,心理松懈,而且具有矛盾冲突的一面,自制力差而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同时,FSWs的人格特质与对PrEP的接受意愿这一行为有关联,提示在AIDS干预措施的推广和宣传中,应重视FSWs群体的人格特质,针对不同人格特质的FSWs采取不同的干预宣传方式。2. FSWs的自律性直接而明显的影响着该群体对PrEP的接受意愿,自律性强的FSWs能正确判断对自我行为的利弊,更倾向于做出有益于自身利益的抉择。FSWs的乐群性和敏感性则通过对AIDS的干预意识、危机风险判断和干预行为来间接影响着对PrEP的接受程度,这使得在预防AIDS工作中,可以通过改善人群的心理特点,促进其认知成熟、态度积极、思想觉悟提升,从而导致行为方式转型为主动积极的参与到预防AIDS、接受并促进PrEP等新型AIDS干预措施的推广中去,也同时为防艾工作在高危人群中的普及做好了源头上和动机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