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且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的死亡率增加所致。冠心病患者人群急剧增长所带来的庞大医疗开支,消耗了大量的家庭经济支出和社会医疗资源投入,极大地挑战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简称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合理膳食、戒烟管理、循证用药、运动锻炼和心理干预等综合干预治疗(即全面的心脏康复)后,最终回归社会、实现疾病的自我管理。国内外广泛开展的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本研究是在项目组关于《城市社区心脑血管病综合干预和诊治》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社区综合干预和诊治的慢病管理理念,结合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意见,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面向冠心病PCI术后低中危患者进行的III期心脏运动康复的研究。 目的: 使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运动康复理念深入到家庭、社会,强化冠心病及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慢性病综合管理。探讨指导家庭运动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病程进展、心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情绪等综合干预结果的影响;根据患者运动康复的获益情况,制定出适合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 III期心脏运动康复的方案,以期降低再住院率、再梗死率和死亡率;观察可穿戴式生理系统监测仪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事件的检出情况,探讨该移动医疗设备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III心脏运动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研究纳入自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并行PCI的患者共68例(术后时间为20~30个月,随访年龄为45~75岁),进行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合理膳食建议、戒烟管理、心理情绪干预和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规范化调整;我们给予对照组患者上述基本干预而不给予制定运动处方,使患者继续维持原来的生活活动习惯;运动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外,我们根据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Test,6MWT)和Borg自我感觉用力程度的评估结果,给患者制定个体化的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方案,并电话随访监督患者完成3个月规律的家庭运动锻炼。两组均收集一般基线资料,进行实验室血液常规、冠心病8项和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后者包括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3,PTX3)、可溶性的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oluble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 Gene2,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以及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动态心电监测、6MWT、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评定等。所有患者完成3个月的试验观察后再次检查上述指标。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康复前后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性(P<0.05表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指导家庭运动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III期心脏康复的影响。结果 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基线水平的人口统计学数据、人体测量数据以及疾病特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康复后,运动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较康复前明显降低(24.7±1.9kg/m2vs24.9±1.9kg/m2,P<0.05),且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值有统计学意义(-0.19±0.32 kg/m2 vs-0.02±0.25 kg/m2,P<0.05)。康复后,运动组患者的劳力性心绞痛(6.7%vs26.7%,P<0.05)和劳力性气促症状(10.0% vs36.7%,P<0.05)较康复前明显改善。 2.康复后,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患者血浆低密度胆固醇(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protein,hs-CRP)水平降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0.16±0.45mmol/L vs0.26±0.49mmol/L,P<0.05)、(-0.25mg/Lvs0.05 mg/L,P<0.05)。与康复前相比,运动组患者血浆PTX3水平降低(0.83±0.37ng/mlvs1.00±0.52ng/ml,P<0.05)、血浆sST2水平升高(16.04±4.88ng/ml vs13.38±4.48ng/ml,P<0.05)、左室 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增加(61.54±9.29% vs58.76±10.22%,P<0.05)、生活质量评分提高(101.6±21.2分vs91.1±20.8分,P<0.05)、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WalkDistance,6MWD)增加(499.2±45.0 m vs468.3±57.8 m,P<0.05)、1min心率恢复(HeartRateRecovery,HRR)增加(26.3±5.0次vs25.0±4.7次,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可穿戴式生理系统监测结果:总计监测时长为1819.5小时(平均30.33小时/人),总监测心搏数为7918480次(平均131975次/人),共检出23例受试者发生有意义的心律失常事件:1例心房纤颤、10例频发室性早搏(包括单源性和二源性室性早搏)、4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共5次)、13例患者发生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共27次),共计有11991次室性早搏(平均200次/人)。上述心律失常事件的检出率为46.7%,期间未检出严重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此外,可穿戴式生理系统监测仪动态心电监测较静息心电图新增9例ST-T改变事件(P<0.05)。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事件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 1.指导家庭运动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III期心脏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2.指导患者进行基于家庭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作为冠心病 PCI术后患者III期心脏康复的有效运动方案之一。 3.可穿戴式生理系统监测仪能够提高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事件的检出率,可以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III期心脏运动康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