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冈升平是日本第二次战后派的重要作家之一,曾应征入伍并做过美军的俘虏。复员回国后,大冈升平以自己被俘前后的经历写了《俘虏记》,并由此登上了战后日本文坛。其作品《野火》出版发行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评论,获得了第三届读卖文学奖。山本健吉认为它代表了日本战争文学的最高水准,而这一观点得到了日本文学界的广泛认同。这两部作品作为大冈升平的代表性作品,成为研究大冈升平文学的主要选择作品。
在日本,对于大冈升平文学的研究开展得很早,也比较全面。平冈敏夫对《俘虏记》作品做了整体的客观评价。他指出,作品的世界是一个出色的人类自我发现的世界,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则映射着当时生活在处于被占领状态下的日本人的生存状态。河上徹太郎认为《俘虏记》体现了一种无所恐惧、堂堂正正地阔步前行的活的人格。吉田健一认为大冈升平在《野火》中做了一个实验。即将原有的人类的共同生活空间转移到主人公一个人的生存世界,看在这样的状况下会发生什么,而主人公又如何应对。他认为,大冈升平通过这一实验探究了人类存在的问题。原子朗在对《野火》的评论中,从文体的角度指出了作品的时间、空间上的多重构造。
在国内,对于大冈升平文学的研究则主要侧重于透过作品看作者的战争观上。由于中日在近代历史上的问题,国内研究者对待日本战争文学的思考,首先选择这一角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对同一个作家的战争观的探讨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见解却是不太多见。张权的《〈俘虏记〉主题的道德批判》指出,《俘虏记》中体现的战争观和道德观十分模糊,有为自己开脱侵略战争责任的目的,应该给予严厉的批判。刘炳范在发表过类似的见解。与此相对,蓝泰凯在《对战争的反思和控诉》中却认为,作品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强烈的反战意识。刘振生等也对大冈升平的战争观等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本论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大冈升平的创作生涯及《俘虏记》、《野火》的创作背景和作品梗概。大冈升平的创作生涯起始于大学时代,而真正步入文坛受到关注还是在战后。自那之后,大冈升平笔耕不辍,直至去世的前两年。从《俘虏记》到后期的《莱特战记》,战争文学是其作品的主流。《俘虏记》是大冈升平步入文坛之作,而《野火》是大冈升平文学的最高杰作。这是本论文选择这两部作品作为解读文本的原因。大冈升平的战争体验,尤其是他的被俘经历是其作品创作的共同背景。
第二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对《俘虏记》和《野火》的文本解读,旨在对大冈升平文学主题的把握。人类的矛盾性、人类的利己主义和镇魂是大冈升平的文学的主题。在大冈升平的文学中体现着人类的诸多基本矛盾,如人类的心身矛盾、对战争态度上的矛盾、人类的社会性存在与个性自我间的矛盾、生与死的矛盾等。对于利己主义的追究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主题之一。大冈升平通过对战争状态下“人吃人”这一现象揭示出人类的极端利己主义。对自己战友亡灵的慰藉是大冈升平文学的潜在主题,无论透过作品还是作者自身言论都可以明确获知。
第三章是对大冈升平文学主题形成原因的探究。本章主要从大冈升平的个人战争体验、存在主义的影响以及司汤达的影响等方面对大冈升平文学主题的形成进行解释。其中,战争体验应该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没有个人的战争体验就不会有大冈升平文学的诞生。存在主义是影响日本战后文学的重要思潮之一,大冈升平在创作《野火》期间开始接触萨特的存在主义,而这一思潮也直接影响了大冈升平的《野火》及其以后的文学创作。大冈升平在日本作为法国文学尤其是司汤达文学的研究者造诣很深。他翻译了大量的司汤达的作品,并发表了诸多的评论。司汤达的文学理念和创作手法都对大冈升平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大冈升平文学的主题探讨,应该从纯文学的角度和历史批判主义的角度上同时进行,偏于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全面的。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以上两个方面对大冈升平文学的主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并对其主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本论文对整体上把握大冈升平文学以及认识日本战后文学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