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化养老是中国养老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家庭养老由于家庭成员数量、价值观念、代际关系和自身条件等的变化,其功能正面临着挑战,出现了弱化,但是,弱化并不等于消失。实际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从来就是并存的关系,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两者的比重各有不同。正因为如此,研究现阶段中国家庭养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对家庭养老的认识 何为家庭养老,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对于家庭养老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理解:家庭养老实质上是指主要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传统家庭养老的基本特征是“子女养老”与“在家养老”相结合,“子女养老”是内容,“在家养老”是形式,二者是可以分离的;家与家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家庭养老有自身的特点,它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模式,具有稳定性,其核心是血缘道义。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历史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从来就是并存的关系,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两者的比重各有不同罢了。需要说明的是,在区分基本养老方式上,本人是以经济供养作为划分标准的。 二、现阶段中国家庭养老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 国外养老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又重新呼唤家庭养老,出现了一股强大的以强调家庭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保守主义潮流;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什么形式是可选择的;中国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应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养老方式。 家庭养老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它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是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需要;是老年人自身的需要。 家庭养老有其存在的现实可行性: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家庭养老提供了思想基础;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为家庭养老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三、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 当前,一方面是家庭养老资源的减少,另一方面是家庭养老资源需求的增加, 这种矛盾使家庭养老功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造成家庭养老资源减少的有显 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显性因素表现在子女数量减少和妇女参加工作。隐性因素表现 在子女价值观的变化和家庭重幼轻老的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社会 的发展,老年人对养老资源的需求在增加。 四、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 社会化养老是我国养老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传统家庭养老总体来说在一段 时期内仍然能够保持着,因此,我国现阶段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比较适合于 采用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构成了中 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养老保障的特点。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消长变化取决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文化、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展,我们应因时、因 地制宜地调整二者结合的方式,从而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我国的养老制度。目前,就 我国城市来说,随着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现代化,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对很多城 市人来说己经不现实,社会养老己成为一种客观需要,社会化服务范围也愈来愈扩 大。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得相 当普遍,我国近些年来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积极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成 效。今后,居家养老将会在我国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普及起来,农村将来也会走这条 路,当然,这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就我国农村来说,生产力水平和社会 保障水平较低,社会养老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收效不大,在短时期内很难建立 和完善起来,家庭养老仍居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