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 DC.,木通科),作为传统中药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镇痛、镇静以及抗炎。但是到目前为止,对野木瓜的化学成分研究很少,其生物活性成分尚未研究清楚。本文用小鼠醋酸扭体模型对野木瓜藤茎60%醇提物的镇痛活性进行评价,显示出较好的镇痛活性。其活性部位主要富集在正丁醇层的B4部分。通过各种分离手段对B4部分进行了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根据相关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其中化合物5、10、13、14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1、2、3、4、6、7、8、9、11、12和15均为从该属植物首次分离。新化合物结构鉴定为:1,2-O-[2-(4-羟基-3-甲氧基苯基)-1-羟甲基-1,2-乙二基]-β-D-葡萄糖(5),甲基苯基-2-O-[5-D-(4-羟基-3-甲氧苯甲酰基)-β-D-呋喃芹糖]-β-D-葡萄糖苷(10),野木瓜酚苷A(13),野木瓜酚苷B(14)。已知化合物鉴定为4-羟基-2,6-二甲氧基苯基-β-D-葡萄糖苷(1),4-羟基-2-甲氧基苯基-β-D-葡萄糖苷(2),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2,3-丙三醇(3),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2,3-丙三醇(4),1,2-O-[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羟甲基)-1,2-乙二基]-β-D-葡萄糖(6),1,2-O-[2-(3,4-二羟基苯基)-1,2-乙二基]-6-[(2E)-3-(3,4-二羟基苯基)-2-丙烯酸酯]-β-D-葡萄糖(7),2-(3,4-二羟基苯基)乙基,6-(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酯)-β-D-葡萄糖苷(8),4-羟基-3-甲氧基苯基-2-O-[5-O-(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酰基)-β-D-呋喃芹糖]-β-D-葡萄糖苷(9),2-(4-羟基苯基)乙基,6-[(2E)-3-(3,4-二羟基苯基)-2-丙烯酸酯]-β-D-葡萄糖苷(11),2-(3,4-二羟基苯基)乙基,6-[(2E)-3-(3,4-二羟基苯基)-2-丙烯酸酯]-β-D-葡萄糖苷(12),3-(4-羟基-3-甲氧基苯基)-N-[2-(4-羟基苯基)乙基]-(2E)-2-丙烯酰胺(15),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木通酸苷(16),3,23-二羟基-木通酸(17),3,23-二价基-齐墩果酸(18),23-羟基-3-α-L-吡喃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