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在女性中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生已经也越来越高[1]。乳腺癌极易复发及转移,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及术后的预后。目前,新辅助化疗是手术前治疗的重要手段,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因此,疗效评估的准确性对临床选用的治疗方案的应用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调整非常有益。本研究拟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扩散运动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早期反应的监测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新辅助化疗女性患者30例,患者的年龄最小45岁,最大的68岁,平均的年龄约55.16±7.81岁。所有患者在化疗前行穿刺检查,经病理结果证实为乳腺癌。所有入选病例都是局限性单一病灶。穿刺后3天内,全部患者在化疗前行第一次MRI扫描,进行肿块直径大小测量。行化疗后2周期后,再进行MRI扫描检查,测量肿块大小。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肿块大小的改变为参考,将病灶分成有效组和无效组。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活检组织学检查证实浸润性乳腺癌,大小至少1.5cm或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证据。2、如期进行MRI扫描,有完整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3、排除MRI禁忌症,如心脏起搏器或对钆剂过敏者等。患者行多b值双指数信号衰减模型的IVIM检查,采用15个b值,分别为0、25、50、75、100、150、200、500、700、800、900、950、1000、1200、1400s/mm2。原始数据用Functool软件进行多b值DWI后处理及数据测量。测量化疗前后各参数值,包括:真性扩散系数ADCslow(D,true diffusion coeficient)、假性扩散系数ADCfast(D*,pseudo diffusion coeficient)、灌注分数f(perfusion fraction)各参数变化值,用相关T检验比较或非参数检验,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判断各参数诊断性能。结果:在化疗前与化疗后比较,化疗后ADCslow值明显增高,f值减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21),经2周期化疗后,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有效组ADCslow高于无效组,f值低于无效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0),ADCfast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08),ADCslow预测性能高于f值,曲线下面积(AUC)88.9%,f的AUC为74.3%,ADCfast的AUC为64.9%。通过比较化疗前后两组差值,ΔADCslow与Δf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2.4%、88.9%,ΔADCfast无统计学意义(P=0.211),AUC为70.8%。结论:IVIM在乳腺癌化疗疗效的评估中有价值,其中ADCslow和f值具有潜在对化疗早期反应的评估价值,但ΔADCslow对化疗反应的评估价值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