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词,作为和动词并行的英语词汇中的两股主流之一,是英语中最活跃的词类(管卫东,2004:1)。由于介词的用法纷繁复杂,因此它一直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也是语法学家和语言研究者研究的热点。传统的介词教法通常是将介词的各个意义分别列出,再用例句加以解释。但是,按照这种传统方法学习介词,往往导致学生对介词与其它词的搭配死记硬背,很难灵活运用。而新兴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以人类认知为基础给语言现象提供解释,所以在对介词的分析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本文拟从认知的视角对英语介词over的意义进行研究并试图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学生的英语介词教学方法。虽然国内外的语言学者对介词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应用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首先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分析介词over的各种意义,然后采用认知语义教学法教授介词over的各种意义,亦即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中国学生的英语介词教学的实验之中,通过在实验中获取的数据和信息检验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通过认知语义教学法讲解学习词义的学生与用传统教学法讲解学习词义的学生相比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课堂上所讲的over意义,而且能更准确地将这些意义运用于没有学习过的短语动词之中、更善于发现词汇学习的规律。认知语义教学法是讲解介词乃至短语动词和习语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包括六章。第一章简要地介绍学习英语介词的重要性,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列出本文的结构。第二章回顾了传统的语义以及介词研究。传统的语义理论包括指称论、观念论、真值论、功用论、行为论、语境论、结构内在论和心智内在论。尽管上述理论都从各自的视角对语义进行了阐释,然而没有一种理论将人类的经验和认知考虑在内,因此这些理论都没有真正地揭示意义内在联系的本质。此外,在本章中作者对Cooper(1968)和Leech(1969),Herskovits(1986)以及Rauh(1991)的传统介词研究也进行了回顾和评价。第三章阐述了认知语义、认知隐喻理论以及介词认知研究的重要成果。认知语义学研究语言中的词或表达形式与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认知语义学包括很多研究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是认知隐喻的研究方法。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具有系统性、一致性和不对称性的特征,意义能够通过隐喻得到拓展。认知语言学对介词的研究始于它对空间概念的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空间概念是构建其他复杂概念的基础。由于空间概念等于空间意义,因此介词的空间意义在语言中占有着基础地位。此外,关于Brugman(1981),Lakoff(1987),Langacker(1987),Taylor(1995,2002),Tyler & Evans(2003)等语言学家的经典介词研究也在此部分中做了回顾。第四章是介词over意义的分析。首先是将over的基本空间意义确定为“在…上方并接近”,其次运用Lakoff提出的全面细化(full specification)的方法结合意象图式分析over的其他空间意义,最后分析over的空间隐喻拓展意义。第五章是认知语义教学法在讲解介词over中的应用。这一章中包含一个教学实验。实验对象是西华大学非英语专业的46名大二学生。实验对象被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3名学生。两组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和相同的时间。A组按照传统介词教学法讲解,而B组按照认知语义法讲解。课后对两组进行测验并将两组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B组成绩明显高于A组,这说明认知语义教学法是讲解介词的一种有效方法。此外,认知语义教学法也对习语和短语动词的教学提供了启示。第六章是对本文的研究所做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