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是现代城市社会中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稀缺资源.在城市空间有限、住房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住房资源的分配必然会导致很多社会冲突与不公正问题.尽管在中国现阶段的政策环境中,住房资源的分配并没有完全进入自由市场,而是在很大部分仍然通过政府科层制的架构进行调控分配,但是由于客观上存在着不同分配机制的相互作用,城市居民的住房差异还是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该文以武汉市2002年居民住房调查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市场化过程中武汉市城市居民的住房分层研究,剖析了影响城市居民住房分层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分配机制,进而对政府进一步的住房改革提供理论与现实的借鉴意义,以促进住房资源分配的合理化与社会的和谐运行.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从研究主题入手,详细阐述了该次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具体的研究设计、研究方法,为下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以货币支付能力和购房准入机制作为切入点,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表明:在住房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影响城市居民住房状况的,不仅有隶属于市场经济的居民货币支付能力差异,更有来自再分配经济的购房准入机制的制约作用.其中单位因素与职业因素的作用,客观上形成了制度性因素在住房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甚至比单纯的货币性因素更能决定城市居民住房的实质,导致不同层次的城市居民获取住房资源的机会与能力不尽相同,城市居民的住房差异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住房资源的配置方式已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切实保护城市弱势群体的住房权利,防止两极化趋势的加剧,该文的第四部分——结论与对策性分析着眼于寻求协调货币性因素与制度性因素(即购房准入机制)的解决机制,以促进住房资源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保护弱势群体获取住房资源的机会平等,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运行与共同发展,实践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