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功能森林经营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内外多功能森林经营实践仍在探索,效益优化是多功能森林经营研究的核心问题,合理的财政政策能够有效调控森林经营行为。目前,对于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方式、财政调控机理等方面缺乏研究。本文以HARTMAN森林经济成熟模型为框架,分析多功能森林经营优化决策方法及财政政策效应,分析财政政策对多功能森林经营行为的影响机理及程度,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马尾松林分为例,通过多功能森林经营的经济效益优化和综合效益评价的对比来规划调控目标,提出实现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林业税费与补贴政策调控方案。本论文包括七章,各章研究的内容、方法及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立题思路及研究方案。第二章,研究综述。分析了多功能森林经营优化决策方法及其共性特征、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对多功能森林经营相关的主要财政政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第三章研究了多功能森林经营经济效益优化模型。根据多功能森林经营的立地条件确定森林的最佳采伐强度,以林分生产力与生态重要性的关系作为确定采伐强度的依据,综合立地评价模型、产品价格模型、林分生长模型,构建多功能森林经济效益优化模型。经优化模拟,在经济效益最优化下,马尾松林多功能经营的最佳采伐初始期为19年至36年不等,采伐强度越大,采伐初始期和采伐的间隔期越长。第四章,林业财政政策对林场森林经营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多功能森林经营的经济优化模型,对造林补贴、生态补偿、育林基金等主要的林业财政政策对森林采伐时间、采伐收入的影响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经研究发现,增加造林补贴、减少生态效益补偿、减少育林基金,可以促进采伐经营;而减少造林补贴、增加生态效益补偿,增加育林基金,可以控制森林的采伐。第五章,基于森林综合效益优化模型的政府调控目标分析。综合考虑森林的木材生产和生态效益目标,建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通过对马尾松林的综合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时的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在综合效益最优时,森林的采伐初始期明显增加,最长达到48年,采伐间隔期增长,采伐次数减少。第六章,森林多功能经营的林业财政调控政策研究。对育林基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造林补贴的绩效进行评价和模拟,发现小额度的造林补贴几乎起不到增加综合效益的作用,生态补偿和育林基金的增加对综合效益提升具有正效应,造林补贴的增加对森林经营综合效益具有负作用,生态补偿额度为2元/m3时效率最高,每补偿1元经费,会获得综合效益提升5.6元,生态效益补偿费用增加到12.48元/m3时,可以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调控目标。建议用政策必要性、可行性、效益三类指标构建林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政策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要加强林业财政政策制定的过程管理。第七章,结论与讨论。对以上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炼,并讨论了需要完善之处及未来可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理论创新意义,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学上也具有一定的创新。对完善森林经营政策、丰富林业税费和补贴政策研究理论、推进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及林业税费和补贴政策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