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作为巨大自然灾害之一,它的突发性和随机性总是让人们措手不及,使人们的精神和身体遭受巨大的痛苦。在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员中,有半数以上是地震造成的。而地震的发生不仅与区域本身的地质构造有关,与其周边的地区也存在着空间上的关系。古典统计分析只能解决样本数据是独立性的问题,不适于这种空间上有依赖关系的数据,因为它不能获取这些数据在空间上的关系。而空间统计学解决了这一问题,为空间数据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正是运用空间统计分析的这一特点,从空间统计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地震时空传播的特性。本文根据中国大陆的地震目录资料,在对地震目录进行完整性分析后,采用合适的起算震级,对地震时空传播特性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研究区域概况以及地震资料的来源,将选取的数据以五年为窗长,分为了9个时间段,对每个阶段内的大陆地震进行了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震发生的频次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性又逐渐增强的趋势。局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表明在9个时间段内青藏、新疆等地区地震发生的频次形成了较大的高值聚集区,华北地区在75-79年阶段成为高值聚集,但是很快就恢复平静。然后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大陆地震的多重分形特性,从地震释放能量的角度出发,做出各个区域地震释放能量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谱曲线,从曲线上分析出五个区域的时间上多重分形特性的差异;在空间上使用不同分辨率的矩形方块网格将各个区域地震点进行离散化,求出离散化后的地震能量,以二维的能量场为输入,求其多重分形谱曲线,得出地震在空间上的多重分形特性。最后,运用k-means聚类进一步说明了地震时空传播特性差异的存在。总结得出证明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与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直接采用地震目录资料对地震进行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大陆地震时空分布特征的认识和了解,为地震预测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