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合建式养老设施设计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快,社会对养老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许多高密度大城市中,机构养老设施建设面临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愈发明显。并且大型集中式机构养老设施占地面积大、所在位置偏远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因此在复合型养老设施模式基础上,出现了一种与其他功能设施共用一栋或多栋建筑的机构养老设施建设模式—合建式养老设施。合建式养老设施是与其他功能设施共同使用一栋或多栋建筑,专为老年人提供全日照料,包括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的复合型机构养老设施。共生理论来源于生物学领域,共生指的是不同的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学者纷纷将共生理论引入各自的领域进行研究,其中黑川纪章是最早在建筑学领域中引入共生思想的学者。与现代主义的二元论不同,共生思想是指异质要素之间通过“中间领域”使得双方相互渗透、相互理解,从二元论走向多元论,最终迈向共生。通过共生理论来指导合建式养老设施的设计,是因为合建式养老设施的建设体现了共生理论的原则。合建式养老设施内部是由不同的功能组成,各功能之间需要合理组织,且合建式养老设施需要与其他非养老功能设施组合在一起,在城市环境下一同建设,最后保持各功能协调发展。这种内在的逻辑与共生理论强调不同共生单元和谐共生的思想是一致的。本文将生物学共生理论的概念转译成建筑学中的概念,并构建了合建式养老设施的共生系统,即养老设施内部功能的共生、养老设施与非养老设施的共生以及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共生。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实际案例,对三个层次的共生设计进行研究,提出合建式养老设施的基本设计原则和方法。最后针对其中“养老+医疗”、“养老+住宅”以及“商业+养老”三种模式的合建式养老设施设计进行了的阐述。
其他文献
土地资源的紧张与租赁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住房矛盾加剧,长租公寓的出现缓解了租房户型单一、租房信息不透明的难题,同时迎合了青年群体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因此长租公寓有望成为未来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中流砥柱。论文通过对青年长租公寓的相关概念、发展现状及其交往空间的研究整理,结合相关理论与青年群体的心理及行为活动需求,构建青年长租公寓交往空间评价体系。论文内容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提出研究问题,介绍长租公寓研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逐渐由“增量时代”转入“存量时代”,城中村与城市的相互影响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城市现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中村改造也由传统大拆大建单一改造模式转向差异化更新策略。城中村边界作为城中村与城市整体空间相互影响的重要空间节点,其存在的问题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梳理城中村边界空间的构成要素和类型,分析了其当前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改造设计策略与方法,营造具有活力的城中村边界空间,
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化进程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现代主义强调城市的功能属性和经济属性,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城市出现了建筑布局混乱、交通堵塞、绿地面积减少、人居住环境差等一系列问题。商业综合体一般位于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域,绿地空间不足,户外活动空间有限,屋顶花园的建设可以增加空间利用率,提升生态效益,改善景观环境,增加商业价值,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生态自然的户外生活、娱乐、消费的空间,增加市民的文
伴随城市化进程背景下,城市建筑密度大,城市用地紧张,城市空间不足、生态被破坏等弊端开始变得明显,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而商业综合体屋顶公共空间的可达性,是衡量屋顶公共空间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但现阶段有关可达性的研究集中于城市公共资源,部分有关商业建筑可达性的研究也大多从室内空间进行论述,对于屋顶公共空间作为多基面趋势下的一种类型,却鲜少涉及可达性的研究。因此,本文以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实现了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延伸。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以体验式消费为核心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其与传统的商业模式相比,通过构筑立体复合型的消费与生活空间,为人们带来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其开放式的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场所,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街道生活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城市空间的活力。本文从使用后评价(POE)的角度出
城市中的青年居住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收入低、租金高、条件差现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提升青年人居住品质,为其营造经济舒适的居住环境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解决青年群体居住问题”和“未来居住产业发展趋势”两个背景切入,将引入住宅产业化思想建造装配式住宅作为解决青年人群住房问题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下,PPVC(Prefabricated Prefinished Volume
城市的高速发展带来经济增长,势必带来了城市人口剧增、用地紧缩和环境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对当前深圳市医院的梳理分析发现,深圳市医院的床均用地面积远远低于国家规范参考值,整体医院用地极为紧张。致使综合医院建筑内外部空间不足,空间环境品质不佳的使用现状。在循证医学和环境心理学基础上产生的“循证设计”理论研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客观的统计数据证实了外部空间环境对患者健康的积极效应。同时,随着就医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的逐渐提高,从而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着增高。此外,当前我国在粤港澳地区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在此背景下,当前珠海市政府正在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珠海市农村地区的建设也成为其发展的重要一环。综上所述,本文以珠海地区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探讨适用于珠海地区并能够让农村居民参与到设计中的装配式低能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公共交流活动的中心。城市广场不仅展示了城市生活状态,而且是社会文化内涵的舞台,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着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活。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不止是一片空地,也绝非一个光鲜的戏剧布景,而应是一个引发对话、交流的场所,一个有魅力、有韵味的雅俗共赏的社会生活空间。它不排拒世俗的气息,有市井的生活;也应该有文化的内涵,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个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模式有明显的更新迭代变化。广州、深圳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发展至现在,整个商业发展由:街铺、小店、综合商店、商场、百货大楼、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逐渐演变。广州、深圳快速的商业崛起和演变,对于研究商业建筑设计来说,有利于我们快速把握了解商业建筑空间一路的发展变化的基本全过程,洞悉商业综合体中的空间的“触媒”特性的影响因子。课题基于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消费模式因网络科技的发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