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国家,水资源匮乏一直是困扰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中国的抗旱工作要由单一的抗旱向全面防旱转变,因此,需要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全面准确及时的掌握旱情发生和发展过程。农田墒情监测信息化可以为农业抗旱救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也是建立农业节水、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灌区灌排管理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实现灌溉现代化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从长远来看,开展墒情监测与分析,为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意义重大。本文将对大面积灌区墒情数据的采集和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建立起有较高信息化程度的墒情自动监测系统,为区域墒情数据的获取和管理提供有效的开放的平台。通过墒情自动监测的应用,为区域用水管理和水资源调度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达到农业节水和减少旱情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目的。本文所开发的墒情自动监测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每一个墒情数据采集点的硬件部分包括一个气象站和若干个土壤温湿度信息采集器组成。在同一个墒情监测区域内可以设置多个土壤温湿度采集点,土壤温湿度采集点将采集到的土壤温湿度数据以串口无线数据传输的方式发送到气象站,气象站对各深度的土壤温湿度数据的平均值与气象数据一起以GPRS无线通讯的方式发送到墒情监测系统的中心服务器。本文在设计开发数据采集发送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气象和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集成,并对硬件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测试。测试的结果表明,该硬件设备对墒情数据的采集准确,无线通讯可靠,满足了大面积墒情监测系统中的应用需求。墒情自动监测系统的软件主要由通讯服务器、系统数据库、墒情数据发布平台组成。通讯服务器负责与各站点的进行GPRS通讯,将接收的墒情数据写入数据库,墒情发布平台将数据库中的墒情数据以Web的形式进行发布。墒情发布平台利用简单的Web GIS平台Google Maps实现了数据的地图显示和查询,具有了基本的统计功能,使用户直观的获取墒情数据。本文的最后介绍了墒情自动监测系统在北京东部新河灌区的实施情况。在新河灌区选择了23个墒情采集点,系统实现了对各点气象数据和土壤温湿度数据实时上传,采用了Google Maps的数据发布平台直观的反应了新河灌区的墒情。通过对墒情自动监测系统的测试和新河灌区的实施证明本文所述的墒情监测系统可以满足大范围内墒情自动监测的需要,墒情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旱情的预警,为区域内水资源的有效调度提供依据。进一步的推广可使墒情自动监测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