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审计作为政府审计制度的延伸,长期以来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本提升运营效率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7年,随着《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的全面实施,政府对国有资本审计的重视程度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这对国有企业审计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要做到“审计全覆盖”。基于上述背景,如何对“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各类投资事项进行审计成为了学者们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然而,目前学者们对此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这就为我们留下了有待关注的空间:较少有学者从政府审计的角度做出思考、缺乏对审计模式的探讨以及没有结合具体投资项目进行分析等。针对政府审计和审计模式领域的空白,本文综合运用了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作为指导理论进行课题研究。首先,综合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目前国内外对风险导向审计、房地产投资的风险以及国有企业投资审计研究的现状,以此作为后文的理论支撑;其次,在实地获取往期审计资料的基础上回顾以往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以此引申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并分析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引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次,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构建C市粮食集团房地产投资审计的审计框架,并通过案例分析,重点利用“风险识别和评估”对审计资源和流程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对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成效进行分析,并从其他角度提出优化建议以配合风险导向模式在C市粮食集团房地产投资审计中的应用,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效。本文研究发现:(1)基于风险导向的国有企业投资审计具有重点突出、审计效率高、节约审计资源的特点,可以合理配置审计资源,优化审计流程;(2)在国有企业审计中引入风险导向模式可以揭示被审计单位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构建和完善风险管理系统,实现了审计增值的作用;(3)在开展风险导向的国有企业投资审计时,应当将风险意识贯穿整个审计流程,以此来体现风险的指引作用。本文为基于风险导向的国有企业房地产投资审计设计了审计框架,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实施效果,对国有企业开展风险导向型投资审计具有借鉴意义,对促进国有企业审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